(上接A1版)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基地、新兴产业高地,支撑经济跨越发展。实施‘2151’工程,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其中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销售超100亿元的企业5家以上,上市企业力争达到10家。实施名企、名家、名品‘三名’工程,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企业梯队。”
“7月2日,南大、东大等省内30多所高校与金坛签约50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打响了政产学研联合‘金坛品牌’,也为建成创新驱动能力强、创新产业水平高、创新工作特色明的创新型城市提供了坚强后盾。”方国强说,“金坛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以‘金沙英才计划’,5年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200人以上,力争人才发展主要指标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以‘科技倍增计划’5年建成创新型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三站三中心’10家;依托城南生态资源,结合滨湖新城建设,精心规划建设华罗庚科技园,建成以生态科技和知识创新为核心的集聚区,成为有区域影响的‘金坛慧谷’。”
“实现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金坛将全面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方国强同时还透露,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市”这一目标,该市将加快新农村和精致城市建设,坚持用民意衡量决策、用民生倒逼转型、用民本评价政绩,从宜居、人文、和谐等方面,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和公众安全感。
本报记者 赵鹤茂/文 王玉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