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素质不断优化。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奖惩机制,制订“八要十不”师德自律规定和行风建设18条惠民措施,实施“168”爱生行动工程、师德建设月等创新举措,高尚师德得到弘扬,严谨教风不断形成。实施“名教师工作室”、优秀教师“五级阶梯”建设和教育硕士计划,全市有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5名、教授级高级教师10名、在职特级教师64名、名教师工作室42个,中小学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60%以上,高校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达30%以上,市级“五级阶梯”教师占比达15%以上。我市被评为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市。
体制机制改革渐趋深入。政府投入机制逐步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逐步到位,县级政府办学职责不断强化,乡镇(街道)办学积极性有效发挥,2006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近30亿元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建筑面积超过167万平方米。办学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建立民办学校准入、扶持和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公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 (教宣 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