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市中招政策正式公布,共涉及四项调整(详见本报5月10日A3版),其中“热点高中统招分配名额升为70%,公办高中择校生比例降为20%”这一变化备受关注。
该政策表明,今年在保持招生总量稳定的前提下,我市各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的比例由往年计划数(统招生+择校生)的30%降为统招生计划的20%。同时,进一步扩大了热点高中统招名额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比例,由去年的55%增加到了70%。也就是说,假定某热点高中招生计划为120名,按照去年的统招名额分配比例55%及择校生占比计算,招生录取分布为38人裸考进去、46人享受分配名额,36人为择校。而按照今年的分配比例70%及择校生占比调整后,其招生分布为30人裸考进去,70人分配名额,20人择校。
在网络论坛里、晚报教育初中生和小学生家长群里,对分配名额的提升,家长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择校生家长坐不住:
这对孩子公平吗
在民办初中学生的家长中,弥漫着一股不平之气。
一位自称民办初中学生家长的网友发帖表示不满,称现行政策对民办初中的孩子太不公平:“三年前的择校考试,我的孩子凭分数进了常州一所著名的民办初中。三年中孩子的辛苦自不必细说,还有经济上的付出,一年一万四千元的学费。”发帖者认为,不管中考结果如何,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公平。
晚报教育初中群(65472317)的“听海-九”孩子也在民办初中,她也表示了对政策的不满:“没公平性,打个比方,民办的考100,进不了好一点的高中,公办的考了80倒进了。都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现在你让孩子怎么看?这政策会伤了好多学生的心啊。”
小升初家长:
择校不择校的都淡定
“教育部门在鼓励我们就近入学,不要再挤民办学校了”,对这一点,很多小学生家长都清楚。“多多-3年级”提到,自己本来就不打算让孩子择校,这次政策调整让她觉得民办初中没有太多优势,家门口的学校一样有进重点高中的机会,更加淡定了。
还有家长提到,市北实验初中成立了“博士工作站”,就是为了培养优秀的骨干教师,还有人说勤业中学等公办学校的学生素质现在也是不错的。
群里也还有倾向于择校的家长,政策调整并不能让他们改变主意。“琦宝-五年级”担心:“孩子在公办初中学靠分配名额进了热点高中,实际差距有25分之多,能否跟得上?我们得顾及孩子的长远发展。”“蝶变-五年级”更看重民办初中在教学、考试的深度更胜一筹,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所以我说不是提高招生比例就行,还应该调整教育资源,提高公办初中的竞争力。”“可乐-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