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日报

A02

聚焦发展“风口” 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 2024年09月26日 常州日报 A02版 特别报道

比亚迪生产车间“ok”线 朱臻摄

亿晶光电智能工厂

新能源产业是具有战略性和先导性的新兴产业,具备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显著特点,是打响“常州制造”品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常州紧抓能源转型机遇,坚持以新能源之都建设为引领,持续优化“发储送用网”新能源产业生态,争创国家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代表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

溧阳: 打造新能源之都县域高地

□本报记者 郏燕波 通讯员 邹迪

记者24日从溧阳经开区了解到,中科固能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生产线即将投产,将成为世界范围内首条百吨级规模化制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生产线,为未来万吨级别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提供实践经验和基础数据。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在长循环寿命、宽工作温区、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等方面,相比液态电池具有压倒性优势。”该项目负责人吴凡表示。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溧阳率先形成了国内产业链最完整、产业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2016年,溧阳携手江苏时代起航,先后吸引6个百亿级新能源项目落地,并有力带动上上、华鹏等本土支柱企业融合发展,将智能电网、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家底越攒越厚。随之,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创新中心等十余家高端科创平台相继落户。

2023年,溧阳动力电池产业规模达1140亿元,增长21.5%。动力电池销量分别占常州市的82%、全省的39.1%、全国的15.7%,构建了涵盖电池正负极、隔膜材料、电池单体到电池系统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以江苏时代、上汽集团为龙头,上海璞泰来、江苏联赢、科达利等百余家上下游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县域高地,溧阳以三轮“天目湖英才榜”为引领,以“校地、院府”合作为依托,深入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着力在生产端储蓄产业动能、在研发端储备创新活水、在应用端储集多维场景,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持续为新能源之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金坛: 持续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本报记者 杨成武

夏去秋来,位于茅山脚下的金坛盐穴压缩储能电站顺利完成了第三次“迎峰度夏”保障任务。作为世界首个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该项目已顺利并网发电两年半,累计发电量超8600万千瓦时,调峰电量达2.5亿千瓦时。

随着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原本闲置的地下盐穴正化身为储存能源的巨型“仓库”。目前,这一盐穴储能技术已在湖北、山东等地推广应用。

经过金坛体育馆,我市最大“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正在不间断进行“光电转化”,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日常充电。该充电站全年可利用太阳能发电近4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9.6吨,节约标准煤超120吨。

推动新能源“发储送用网”融合发展,金坛正持续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动力电池装机量列全球前十的中创新航总部,在材料技术创新、结构技术创新、制造技术创新上不断发力,推出多项全球独创的技术与产品,“新型电力系统大规模锂电储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今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加快建设“新能源之都示范区”,奋力扛起万亿之城新城区担当。金坛围绕光伏和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全力打造绿色智慧能源新高地,已形成涵盖胶膜、硅材料、正极材料、光伏结构件等上游,光伏组件、储能电池等中游,以及EPC(工程总承包)等下游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链完整度超80%,集聚了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当升科技、永臻科技、亿晶光电等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

金坛区将始终坚持产业强区的鲜明导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让更多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龙头企业“扎根”金坛、配套企业“扎堆”金坛、人才团队“扎营”金坛。

武进: 一“车”引领 “氢”装上阵

□本报记者 周茜

今年第二季度营收达到317亿元,再创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0.6%;L6仅用5个月就实现10万辆交付,创下新势力最快交付纪录;累计交付整车超90万辆,今年预计交付50万辆……理想汽车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是武进新能源产业加速崛起的最好见证。

以理想汽车为龙头,武进加快强链补链延链,先后引进汇川、豪森、移远通信、恩迪、博俊、新泉等一批重大项目,以及法国佛吉亚、法雷奥、德国大陆贝内克、格拉默等全球知名企业,形成涵盖新能源整车、动力系统、智能座舱以及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等环节的产业链条。今年1—8月,全区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完成产值654.5亿元,增幅达17%。

武进还建设了中汽中心智能及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德国南德动力电池检测中心、美国UL检测实验室、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等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常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涌君介绍,近3年,企业复合增长率超55%。

同时,武进积极布局氢能“制—储—运—用”产业链,以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为主阵地、“常州氢湾”为主载体,已集聚氢能产业链企业超50家。“今年引进百利坤艾氢能装备、智楚云嘉氢能科技、领氢化学链水裂解制氢装备等8个项目,氢耀碱性电解水制氢隔膜等4个项目入库市重点,均已开工建设或投产。”该区发改局局长祁斌介绍。

立足资源优势,完善产业生态。武进加快重点载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设立氢能专项天使基金,并与IDG、国电投等知名投资机构合作。预计到2026年,氢能及相关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形成空间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优势产业链。

新北: 追“光”逐“梦” “汽”势如虹

□本报记者 吴燕翎 谈必行

人工上料、机器人焊接、多道工序集成……在欧朗汽车生产车间的激光焊接工作站,1小时内可下线180个零部件产品。作为新晋新三板创新层企业,欧朗汽车连续3年销售额保持40%以上的增长。

相距不远的比亚迪常州基地,每分钟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基地一期自2022年1月投产以来,成为常州最快速跨入百亿级俱乐部的工业企业。眼下,总投资约100亿元的二期项目——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正在全力建设中。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是常州高新区(新北区)“两特三新一智能”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该区精准聚焦、持续深耕,加快从整车到动力系统、汽车电子以及内饰件、仪表盘、车灯、车轮、车座等的“链式”布局,近3000家链上企业齐发力,成为常州新能源之都的重要支撑。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打造“新能源之都核心区”。常州高新区加速布局智慧能源板块,形成了以天合光能、捷佳创、聚和材料等龙头为引领,以光伏为核心、储能和氢能为补充的智慧能源产业链。天合光能作为光伏产业的“链主”,去年营收突破千亿元大关,今年以来,天合光能新一代光伏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签约落户,天合光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焕新升级,并成功制造出全球首块全回收再生光伏组件。

今年1—8月,常州高新区548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完成开票销售1503.2亿元,占规上工业企业的58.4%。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相关企业完成开票销售743.3亿元,同比增长4.8%,15家企业开票销售净增过亿元。全区智慧能源产业规模达374.1亿元,向着“2025年规模突破600亿元”目标坚实迈进。

天宁: 发力新能源领域三大赛道

□本报记者 凃贤平 通讯员 陈凝

9月20日,左蓝微电子5G射频滤波器组件项目在云制造先导中心启动。左蓝微电子作为射频滤波器领域的佼佼者,成功入围“2024中国未来独角兽TOP100榜单”,多款产品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新项目将打造集研发、测试、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运营基地,突破技术瓶颈,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射频滤波器产品。

乘着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的磅礴气势,作为主城区的天宁,聚焦新能源、竞逐新赛道,明晰勾勒出以第三代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太阳能光伏三大赛道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推动新能源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目前,该区在新能源领域集聚了亚玛顿、浩万新能源、东南电器、蓝博氢能等一批重点企业,累计获评新能源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省潜在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1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第三代半导体、太阳能光伏三大赛道产值年增长分别达到18.9%、23.4%、27.3%。

越来越多像左蓝微电子这样的优质企业带着优质项目来天宁“落地生根”,全区新能源领域工业项目跃升至22个,涵盖新能源汽车电池、控制系统、检测中心、光伏、氢能等领域,总投资超40.8亿元。今年1—8月,全区新能源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10.4亿元。

特别是在集成电路领域,天宁率先布局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产业半导体,集聚了一大批成长性高、爆发力强的科创企业,短短3年就实现快速突破,初步形成了覆盖设计研发、封装测试、专用装备、基础材料、器件应用的完整链条,“常州芯谷”的产业名片持续擦亮。

钟楼: 激发绿色低碳“全链”动力

□本报记者 童华岗 何一智

培育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壮大传统输变电产业链,精准招商新能源产业项目,进一步加大新能源充电场站、城市建筑光伏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等场景的应用推广,今年以来,钟楼区紧扣新能源之都建设布局,不断激发绿色低碳“全链条”的澎湃动力。

为推进“全场景、全覆盖、全应用”的智能微电网建设,钟楼区成立了微电网工作专班,并率先成立智能微电网公司,积极围绕园区、楼宇、企业及“光储充”站等建设了一批示范项目。“屋顶光伏每天发电量约1万度,企业如果全部购买光伏电,1年可以节省36万元。”钟楼经开区的金瑞达园区“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近日投运,智谷工厂等项目也加快建设。

新能源应用场景也不断丰富——新运城市服务公司已运营公共停车场18个,其中完成充电桩建设的停车场有10个;在枫逸人家等小区建设完成109个电动汽车公用充电桩;香悦半岛小区按照产权车位的30%覆盖改造,共设计576个车位容量;推进清潭新村第一社区服务综合体BIPV应用示范项目(光伏产能建筑与建筑微网应用);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已备案项目41个,装机容量22.78兆瓦。

钟楼区现有新能源产业企业71家,今年已完成产值超10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26家。截至目前,全区签约落户新能源产业相关项目13个,签约落户相关新能源领域项目占比约为57%,总投资约33亿元。目前,该区正紧锣密鼓推进深圳直线电机、美国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项目,为新能源之都建设增添新动能。

常州经开区: 攀高向“新” 培育企业“独门绝技”

□本报记者 刘懿 何奕欣 通讯员 张建锋

为世界屋脊装上“大风车”“搭积木”式造新能源机车、国内首台出口的氢能源机车出口智利……近年来,常州经开区全力支持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一批拥有“独门绝技”的企业冲在前列,源源不断地为全市新能源产业输送动力。去年,该区新能源领域规上企业产值286.6亿元,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

近日,世界在建最高海拔风电项目——大唐西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八宿100兆瓦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的首台风机完成吊装,整机所使用的齿轮箱由中车戚墅堰所设计制造,投产后每年可新增清洁电量2.23亿千瓦时以上,可满足23万人全年的生活用电。据介绍,风电装备是中车戚墅堰所继高铁齿轮箱后的“第二张名片”,产品已在全国127个风场投入使用,全球累计装机超3000台。

在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司机室、动力电池、燃料电池、车载储氢模块等,像一个个“积木块”放置在车体架和转向架上,根据不同车型可快速组装。“相较于老旧型内燃机车,1台绿色新能源机车至少每年可减少碳排放374吨,相当于植树3.4万棵。”该机车总设计师黄贵介绍。

经过20多道智能化工序,2分钟内即可完成整车喷涂……常州海登赛思涂装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为新能源车配套智能涂装生产线系统,同时开发智能仓储、智慧物流系统,储存和输送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为中创新航、宁德时代等企业配套。

强链壮群,涵养产业生态。常州经开区日前出台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确立了包含新能源装备产业在内的“四特三新三潜”主导产业体系,将“发储送用网”环节与本地产业深层次结合,在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中嵌入科创载体,进一步拓展新能源产业项目承载空间。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