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日报

A04

蓄能成势 开放创新向未来 2024年11月07日 常州日报 A04版 特别报道

瑞士中心·常州开幕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智能制造推动新型工业化

新阳蛋白质合成原料生产基地一期

白鲸航线W5000首架机下线

岁月繁盛,理想有成。这是一片企业、人才奔涌而来的产业高地和创新热土,连续4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区。作为全国首批52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32年来,常州高新区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改革破题、创新发展之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常州高新区用行动和拼搏,实现经济稳定、韧性增强、质效提升、新旧动能转换,一个个火热的项目,折射出高新区蒸腾澎湃、向上向前的无限活力;一串串“第一”“唯一”,见证着高新区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不懈努力。

产业向“新”

重大项目持续“加仓”

项目建设见新进展,科技创新有新动向,体制改革释新动力,开发建设显新活力。冲刺四季度,常州高新区处处跳动着上项目、抓产业、谋创新、促发展的强劲“脉搏”。

常州高新区年内首个竣工的省重大产业项目——新阳蛋白质合成原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于日前竣工并投入试生产,达产后预计年产富马酸2.75万吨、天门冬氨酸3万吨、硫酸铵2.26万吨。

坚持“项目为王”,提振“四敢”精气神,今年以来,常州高新区实打实、硬碰硬在重特大项目上持续突破,甩出了一手“王炸”:江苏省近年、常州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安赛乐米塔尔新能源软磁材料项目顺利签约;总投资10亿元的新列江苏省重大产业项目河海新能源集团超导吸收式热泵机组生产项目奠基;瑞士医沛生高端医疗器械制造项目、美敦力康迪外科手术一体化基地项目接连落户;全市第100家上市企业——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花落高新区……有“形”之数见证产业之“进”、开放之“势”,“含金量”大、“含新量”高、“含绿量”足的重大项目,孕育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

今年1至9月,全区共招引优质项目115个,总投资569.3亿元。其中,总投资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项目17个、百亿项目2个;优质制造业项目75个,总投资480.6亿元;优质服务业项目40个,总投资88.7亿元。75个制造业项目中,“两特三新一智能”产业项目72个,占比约96%。8个省重大产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8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0.3亿元,新入库项目34个、新开工项目29个、竣工项目18个,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重大项目落户背后的“双向奔赴”,充分印证了常州高新区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今年1至9月,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990.9亿元,总量全市第一。一条条上扬曲线,折射出常州高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与旺盛活力。截至目前,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在此设立了超2100家外资企业,其中3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投资了52个项目,吸引了千余名国际友人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外资企业持续看好,越来越多的企业、资本、人才、技术也在积极出海,与全球生产要素和消费市场全方位对接。比亚迪常州基地作为比亚迪纯电动汽车最重要且最大出口基地,截至目前累计出海突破了22万辆;孟河镇入选第三批“江苏省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以凌越为代表的一批汽摩配企业集体崛起,演绎着波澜壮阔的小镇“出海”故事;北汽重卡首批百台车近日交付墨西哥,重卡“新秀”搭上“出海”快车……

全力建设新能源之都核心区。以比亚迪、北汽重卡等整车企业为引领,常州高新区相关链上企业近3000家,共同构筑起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千亿产业集群的磅礴之势。

截至目前,全区“两特三新一智能”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363.4亿元,新能源产业总规模超190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852.1亿元,增长5.2%。拥有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累计成功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6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4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4家,数量均居全市前列。其中,今年新增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1家、261家,新增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省级智能车间(工厂)34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家、省首台套重大装备3个、星级上云企业175家、市工业设计中心29家、市级智能制造车间22家、市级创新示范物流企业6家,新增数均为全市第一。

常州高新区将聚焦新型储能、氢能等前沿领域,加大优质项目招引力度,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持续深化“1115”大企业集团培育,办好“链上有约·邻里配套”产业沙龙,重点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向智能座舱、智慧视觉等高附加领域拓展,深度融入整车制造企业供应链体系,努力培育更多“单打冠军”“配套专家”,不断提升新能源之都核心区的产业集中度、产品辨识度。

创新赋能

抢占新质生产力“窗口期”

因开放而生,因产业而兴,因创新而强。在“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之路上,常州高新区加码投入创新资源,一批具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的优秀企业和产品,在科创赛道上奔跑、成长起来,激活创新“第一动力”。

10月18日,国产自主可控大型无人货运飞机——白鲸航线W5000首架机”龙城壹号“在位于常州高新区的龙城生产制造基地总装下线,标志着常州市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新突破。

当前,常州高新区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迈上500亿元台阶,“低空经济”产业基础扎实。以低空制造为核心、设施建设为基础、技术创新为动力、应用场景为牵引,常州高新区聚焦低空制造,与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相互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飞”向新未来。

产业发展从“0”到“1”,重大创新平台是提质增效的关键。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两年多来,累计开发15个新产品,与超过百家企业、高校和团队交流对接;江苏天汇空间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童庆禧院士共建的院士工作站顺利获批省级院士工作站,为常州低空经济发展做好平台支撑。

奏响“奋进曲”,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开园一年来,累计对接各类产业化项目100余个。依托黄和院士领衔的南师大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常州高新区目前已集聚合成生物企业40家,占全市的50%。日前,常州高新区2024合成生物与生命健康新质生产力提升行动启动,出台加快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六项措施,致力于建成国内知名、长三角一流的“合成生物港”,力争在合成生物产业形成“北有天津、南有深圳、中有常州”的崭新格局。

科技创新打开了“新质生产力”大门,而企业则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天合光能自主研发的高效N型i-TOPCon电池最高效率达到25.9%,第27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天合富家、辰瑞光学入选2024全球独角兽榜单;宏微科技SiC芯片及封装业务取得实质性进展……

创新驱动快马加鞭。常州高新区不断拓宽高企、科小“蓄水池”,今年累计招引落户优质科小78家,“三高一资”项目63个。截至目前全区共拥有高企1371家、院士工作站5个,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9个,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70.7%,数量居全市前列。

科创生态不断优化。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科创工场、工程复材、绿色复材、航空复材四个平台加速建设,拟申报国创中心;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二期建成投用,新增国家科技项目10项;南师大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中试平台建成投运;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申报数量居全市首位;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成功入选省“登峰”计划,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入选省人才攻关联合体。

未来,常州高新区将全力实施新一轮高企引育计划,深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积极建设创新联合体,加快推动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跻身世界一流科研机构。依托南师大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集聚一批优质合成生物项目,打响长三角“合成生物港”名片。

优化服务

释放营商环境“强磁场”

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奔腾惹人注目,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产业何以走向集成、何以走向创新,何以从“苗圃”走向“森林”的高新实践——一篇优化各类创新、人才、资金、营商环境等要素的系统“文章”在不断完善,常州高新区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城区前三。

“昨天拿证,今天开工,这才是真正的‘拿地即开工’。”眼下,高新·薛家精创产业园项目进入建设热潮,常州高新明睿产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力说,“拿地即开工”模式让办事越来越便捷,这次仅用7小时就取得了“四证五书”。

全生命周期服务赢得“信任票”,常州高新区持续落实落细重大项目“招推服一体化”2.0模式,以项目准入的全范围覆盖实现“签约即启动”,以项目建设的全流程预审实现“拿地即开工”,以项目竣工前全方位指导实现“竣备即投产”,以项目投产全要素评估实现“晋优即赋能”,全链条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为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服务支撑。

地等项目是“先手棋”。近年来,常州高新区从“土地存量”中要“发展增量”,为新质生产力项目、企业落地提供土地保障。今年1—9月,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地块61宗,面积178.09公顷。比亚迪常州基地二期、国能常州电厂二期等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均实现“拿地即开工”,重大项目落地的“高新速度”,让企业对快投产、早盈利充满信心。

常州高新区持续完善“三招三引”联动机制,充分运用“前置”“并联”“容缺”等创新举措;加快建设“五个一万亩”,持续优化企业“ABCD”分类管理,做精做实“369”滚动用地储备,精准配置资源要素;全面落实“绿名单制度”和“首违免罚制度”,大力推行“监管一件事+综合查一次”。认真落实领导挂钩服务重大项目、走访重点企业等有效机制,全力打造运营成本最低、办事效率最高、贸易投资最便利、发展预期最稳定的一流营商环境。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常州高新区将继续大力弘扬“创新、开放、大气、包容”的高新区精神,坚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持续激活创新“第一动力”,克难奋进、攀高逐新,努力多出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成果,为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提供更强支撑。

本专题策划 蒋功伯 何宝华 谢佳妮 郭明珍

本版文字 吴燕翎 谈必行 徐蕾 尹梦真

本版摄影 朱臻 王锐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