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洁 通讯员 常文旅
奥体中心体育场内,数万人的合唱如潮水汹涌;文化广场的穹顶之下,“野生演唱会”唱出无数人的青春回忆;太湖湾旅游度假区摩天轮畔的一方舞台,已被无数乐迷奉为狂欢圣地……2024年,社交网络上刮起了一股“唱州”旋风。
“万亿之城再出发”第一年,我市锚定长三角文旅中轴和休闲度假中心建设目标,加快探索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常州实践,点燃“青春乐都”这一城市经济新引擎——全年累计举办各类营业性演出18000余场,其中23场大型音乐节及演唱会吸引观众超70万人次,带动综合消费超40亿元,蝉联全国音乐节票房冠军,以太湖湾音乐节为代表的品牌活动走出常州,成为城市形象新IP。
以音乐演出“小”切口 制造城市名片“大”流量
对迅速崛起的年轻消费群体“Z时代”而言,热闹的演出场是他们最喜爱的社交场所,“一起去看演唱会”是他们独特的社交方式。音乐活动已然成为城市引流的重要手段。我市洞察这一市场变化,积极引入高质量演出,全面优化服务保障,化“音乐流量”为“城市留量”,让“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成为现实。
2024年4月,凤凰传奇“吉祥如意”2024巡回演唱会首站落地我市,两天吸引观众7万余人,全平台话题热度破百亿,至今仍被网友津津乐道。当年8月,时代少年团“叁重楼——楼非楼”演唱会常州站创新场内外、线上下联动观演,吸引外地乐迷12万人,带动综合消费近8亿元,连番登上各平台热搜,好评不断。紧接着,蔡依林、周传雄等一线歌星陆续空降演出,我市街头到处是游客和乐迷,演出场所周边酒店一房难求。
音乐节也是我市的亮丽名片。2024年“五一”和“十一”假期,太湖湾音乐节连办两届,将超2亿元营收收入囊中,带动16亿元周边消费,创造了全国音乐节票房新高,再次稳固其音乐节“顶流”地位。新龙音乐节、芒禾音乐节等也多点开花,广受关注。大麦平台数据显示,常州音乐节票房、音乐节“想看”数双双位居全国第一。
接二连三大型演出的火爆举行,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带着“青春活力”“梦想舞台”等标签,我市在全网出圈,一跃成为音乐活动热门城市。
以优质服务“笨”办法 开拓音乐经济“巧”思路
音乐演出具有强烈的聚集效应,但接住背后的“泼天富贵”,并非易事。常州笃行文商旅融合发展思路,加快户外音乐节规模化发展,推动本土音乐节品牌化建设,聚焦“青春乐都”城市IP这一核心,打出一套“组合拳”,迅速占领和开拓“音乐+文旅”发展新赛道。
一线音乐节和演唱会的主创团队常年在全国各地行走,在他们看来,常州文旅系统以“高效、靠谱、服务意识强”著称,因而,重磅演出入驻常州市场的意愿强烈。
“青春乐都”的成型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力。近年来,常州文旅联合公安、网信、城管、数据等十几个部门,不断增强承载能力、加大保障力度、提升宣传水平、完备应急预案,“握指成拳”打造文旅服务“常州模式”——推行“一日办结”演出审批模式,建立全过程监管机制,确保大型演出活动规范化运作;搭建“文旅+12345”联动服务平台,对大型演出活动做到全系统快速响应、高效服务;充分利用演出效应,举办“水韵江苏”璀璨夏夜、常州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将演出热转化为文旅热、经济热;上线“常享游乐享常州总入口”小程序,整合活动日程、景区门票、导航导览、免费接驳等功能,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做好精准推荐。
软硬条件俱全,地利人和汇聚,常州与乐迷实现了“双向奔赴”。据市文广旅局统计,2023—2024年,我市吸引的乐迷中有近八成为18—29岁的青年,跨城观众占比74.3%、跨省观众占比超50%。
以创新融合“宽”准入 激发赋能发展“细”通路
演唱会“搭台”,“唱戏”的终归还是城市内涵与管理本身。
为紧紧抓牢音乐演出这一“行走的GDP”,我市前瞻布局,以需求推动创新,以融合促进发展,令城市与产业在互动并进中相互赋能、联动发展,持续唱响、唱稳、唱好幸福高音。
构建音乐生态格局。我市一方面树立太湖湾、新龙音乐节等核心自有品牌,向内生根,向外输出;一方面推进金坛长荡湖、溧阳天目湖等新兴音乐节场地建设,辅以景区、街区、社区等演艺新场景,形成覆盖全市的音乐节矩阵。
整合音乐优势资源。中华恐龙园“潮冬音乐节”、青果巷“青果邀民乐”、淹城“春秋乐园古风潮乐派对”、东方盐湖城“山镇民谣音乐节”……全市各大主要文旅景区、街区将音乐活动与本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结合,推出“青春乐都”主题相关活动,让游客在悠游中享受音乐氛围、感受城市魅力。
创新音乐演出形式。从恐龙园音乐巴士到“新能源音乐节”,从主题集市音乐活动到“村晚”音乐舞台,我市不断细分受众,探索音乐演出的多元打开方式。如将音乐节与汽车展览结合,引导游客走进新能源企业体验工业旅游;文化广场的“野生音乐会”用开放共享的青春姿态,连续3年点燃城市热情,累计贡献超150场免费演出、惠及千万观众、跨城观演比例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