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汤怡晨 七轩) “这是叔叔阿姨们给你准备的出院礼物,喜欢吗?”“喜欢!”上周,在我市定点“黄码”医院市七院的病房里,医护人员把自己亲手画的一幅《汪汪队》漫画送给了因患视网膜母细胞瘤而在院内化疗的天天小朋友,希望她能早日康复,健康成长。
天天(化名)小朋友是个开朗活泼的2岁小女孩,半年多前的一天,父母在和她玩耍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她的眼睛里红红的,还不自主地经常眨眼。细心的父母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本以为是一个小毛病,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天天得的是视网膜母细胞瘤,这是一个儿童最常见的眼内肿瘤。
心急如焚的父母在专科医生的推荐下前往外省治疗,经过诊断和手术,天天需要进行5次化疗。前4次的化疗都已顺利完成,但当到了第5次化疗的时间,父母准备带孩子启程时,不料其所在小区成为了管控区,无法前往外省就医。到了时间点化疗不上怎么办?父母将此事联系了社区网格员,经过上报,市卫健委统一协调,他们得知“黄码”医院市七院可以为患儿开展第5次化疗。
在天天入院前,社区网格员就已提前联系了市七院医护人员,告知了小朋友的基本情况,她也是常州七院成为“黄码”医院以来收治的最小的一位化疗患者。收治这么一位特殊的患儿,接诊的病区医护人员特别进行了准备,根据患儿的化疗要求,患儿PICC维护的注意事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化疗注意点等内容,医护团队专门组织进行了讨论并制定诊疗方案,提前和家属取得了联系,做好衔接。其中,天天使用的某化疗药物不在医院常规用药目录中,为此,医院紧急申请采购,赶在治疗前将药物准备到位。
来到市七院,医院为天天开放了住院绿色通道,安排专门的肿瘤科专科护士进行护理。为了让天天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医护人员时常去关心她,陪她一起做小游戏,看动画,听音乐。当她听到《听我说谢谢你》这首歌时,还会跟着旋律手舞足蹈的表演……治疗期间,护士发现天天出现了便秘,在与其父亲沟通中得知,每次使用该化疗药物后,她都会出现便秘,这是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护士从饮食、运动等方面给予指导,协助腹部按摩,增加巡视频次,送去关心和问候,帮助祛除病痛。经过一周时间的住院治疗,天天顺利完成了第5次化疗,医护人员也和天天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市七院作为“黄码”医院,将继续守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人员、密接次密接人员、封控管控区人员、健康码异常人员(红黄码)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