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钱群华 杨小霞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前沿阵地,在这里,随时上演着惊心动魄的生死急救,也书写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作为本地及周边地区危急重症儿童的第一道生命防线,常州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平均每年接诊来自本市及周边地区患病儿童近15万人次,抢救危重儿童近千人次,抢救成功率98.2%。
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医务人员夜以继日,枕戈待旦,而科副主任姚圣连作为这支队伍的领头羊,始终带领着全科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
儿科又被称为“哑科”,因为生病孩子无法描述情况,很大程度上需要医生来判断,这对医生的经验和应急处理能力要求极高。对此,姚圣连定期带领团队开展疑难重症病例分析讨论,提升业务能力。他要求团队医生必须迅速识别患儿潜在生命危险,准确判断病情的发展方向,第一时间实施抢救。
球球就是在急诊众多候诊人群中被姚圣连一眼揪出的孩子。那天,奶奶带着球球在儿童医院急诊科的座椅上排队等候,从家里赶来加班的姚圣连在习惯性地看一眼候诊病人时,发现球球的呼吸有点费力,靠着奶奶耷拉着脑袋。姚圣连急忙上前检查:“急性喉炎,再拖下去有生命危险!快,进抢救室……”
儿童医院急诊科每年都会救治数以千例的意外伤害儿童,误服药物、纽扣、戒指,摔伤、电伤、烫伤、溺水的情况屡见不鲜。每当收到这样的孩子,姚圣连的心头总是沉甸甸的。为了帮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意外伤害的防护,增强自救自护能力,姚圣连常年带领团队进行“彩虹伞”儿童安全主题教育公益行动。多年来,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先后与80多个学校及社区对接,举行公益讲座近200场,举办急救训练营20余场,宣讲急救技能和心肺复苏术培训,传播人员超过50000人次。
疫情发生后,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和家长孩子的健康需求,姚圣连积极链接科普资源,通过多种网络渠道及儿童医院自媒体平台等为封控、管控地区人员录制《封控区、管控区患儿居家出现症状如何处理?》等科普视频,帮助他们普及健康知识,预防健康伤害。儿童医院急诊科也获评第六批江苏省学雷锋示范点。
从医26年,姚圣连把最美好的年华留在儿童急诊那一方小小的天地,将青春和梦想倾注在了儿科急救的前沿。他说:“我是急诊医生,为了孩子,我们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