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佳 王晴薇
古运河畔,凤凰新城“十年成城”。新城中心,优质教育触手可及。2015年,局前街小学优质资源辐射至凤凰新城,常州市凤凰新城实验小学应时而生。
在局小教育集团“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理念的浸润下,凤凰实小的课程教学、学生活动等在传承中创新,办学质量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规模逐年扩大。2020年12月,学校高质量通过常州市优质学校评估验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梧桐花开,凤凰自来。校长王晴薇表示,以培养自由完整的人为价值追求,建立一所有未来梦想的幸福学校,已成为凤凰实小师生的新追求。
梧桐课程,丰富学习体验
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设施,本学期,凤凰新城实验小学整体规划设计了校园环境文化,新建了体适能游戏区、长征体育游戏区、红领巾生态种植廊、书画展览馆、少先队队室、“五自”情景体验馆、人工智能实验室、留青竹刻劳技教室等场馆,为学生课内外自主学习实践创设了安全、有益的环境。
紧扣“双减”目标要求,构建了与新课标相契合、指向核心素养发展、富有凤凰实小特色的“梧桐课程”,为学生未来奠基的同时彰显学校文化和品牌影响力。”梧桐课程“中的根系课程即国家课程,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枝干课程即学科拓展课程,开拓学生学科视野;梧桐叶课程即为特色课程和个性课程,帮助学生发展特长,彰显个性。常规三有、过程三有、成效三有的“三有课堂”,以活动为主要载体,通过一个个学习情境的设计,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独特的学习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双减”后,课后服务也被纳入了学校的课程体系。为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多元智能,学校以教体结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引进了常州市妇儿活动中心、常州体育运动学校、常州市青少年业余体校等的优质课程和师资,开设了“梧桐星苑”艺术、运动、科创、劳动类社团57个,包括羽毛球、柔道、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笔、泥塑、留青竹刻等,还分年段开设每周一节足球或篮球校本课,组建了校田径运动队、啦啦操队、合唱队、舞蹈队等,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方位滋养。
家校社合作,探索育人广度
新型的教育理念强调家校社协同才是有效而完整的教育。建立“家校社”联建共育的生态,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员的“三全”育人,是学校为培养学生“人格自尊、心理自信、行为自律、学习自觉、生活自立”品质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凤凰实小与菱溪社区、红馆、清园、天宁区图书馆等校外德育基地、合作单位定期联合开展科普、环保、文艺类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同时与社会各界专业人士共同研发社会实践、科普创新、生态保护、公民教育、心理健康等实践课程,为学生的课内外自主学习提供优裕的环境、多元的平台、稳定的机制,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和发展素养,激发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提升社会适应的能力。
每周三是凤凰实小的”家长进课堂“时间,家长们精心准备,带领班级、年级的孩子们读绘本、学手工、做实验、搞发明……享受亲子陪伴带来的乐趣。
学校的发展、师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心,怀着感恩之心,凤凰实小的师生们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反哺社会。党员教师到常州图书馆、菱溪书房开设“快乐星课堂”,指导绘本阅读、创作成长故事;学生到常州红馆为参观者讲解革命历史、英雄故事,由师生和家长组成的红领巾暖心联盟,到社区、敬老院等地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
“新时代少年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学校营造的家校社良好合作氛围,不仅仅是为了发挥教育合力,更重要的是厚植家国情怀,让学生从小学会关心他人、关爱集体、关注社会。”党支部书记谢春华说。
优质平台,助力教师成长
教师是拉动学校发展内生力最有力的引擎。在凤凰实小这所年轻的学校中,一群青年教师正奋力走在建设高品质教育的新征程上。
包梦南是与凤凰实小共成长的一名青年教师。2015年大学毕业,包老师就进入该校担任数学老师。“助力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提供了很多平台。”她表示,作为局小教育集团的一员,日常的教研、磨课、比赛,她都与本部的教师们共同参与。“与众多的优秀教师在一起学习交流,我的收获很大。”如今,她不仅能在教学中独当一面,在区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还成为了学校数学组的负责人,并在今年教师节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这样成长迅速的青年教师,在凤凰实小还有很多。近年来,学校致力打造“能教研、能育人、能抗压”的“三能教师”团队,努力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营造氛围、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丰富实践。建立成长团和导师团,邀请专家、优秀教师指导,引领职初教师入门入格;助力新锐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优比赛、加入名师工作室学习、开展课题和项目研究。一年间,在市区评优课、基本功比赛中获一、二等奖的教师就有23人次,一大批青年教师拔节生长,逐渐成为学科骨干。
种好梧桐树,助力凤凰飞,在家校社协同的生态下,着力课程建设和师资培养,凤凰实小必将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