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版:现代教育
2022年11月29日

横山桥中心小学常报小记者主题活动

有趣的泥塑体验

近期,横山桥中心小学的常报小记者们参与了泥塑体验。在常州泥人馆龚老师的讲解中,小记者们了解了泥塑的分类、创作过程等。在老师指导下,大家还动手创作了一个个生动可爱的小辣椒。活动锻炼了小记者们的动手能力,增加了他们对泥塑文化的了解,感受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老师先给我们讲了如何做泥塑。我本来以为做泥塑就像我们小时候捏泥巴一样简单,听了介绍后我才知道,做泥塑原来这么复杂,不仅要捏泥、晾干,还要上釉、烧制。

接下来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块瓷泥。老师先给我们示范了辣椒泥塑的做法,让我们也跟着试一试。一开始我不以为然,觉得不过是捏个辣椒而已,这有什么难的。可真的捏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手中的泥块非常硬,加了水还是很硬,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捏软。我继续揉着、捏着,慢慢地越来越熟练,做泥塑最考验的是我们的耐心。

我先把泥搓成长的椭圆形,然后把泥巴的一头搓圆一点做辣椒的头部,另一头捏尖一点做辣椒的底部,再从头部揪出一点泥做成辣椒柄,最后用指甲给辣椒表面加点纹路,在我的努力下,一个泥塑辣椒终于诞生了。

横山桥中心小学五(4)班 左雨嘉

指导老师 赵菊华

老师先问我们:“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泥塑吗?”同学们有的说是用泥巴捏成的,有的说是和玩超轻黏土差不多,老师摇摇头继续说:“你们没玩过泥塑,但肯定玩过超轻黏土或者太空沙吧。”说完她就拿出了一个制作精美的陶瓷柿子,“大家看,这就是我用陶泥做成的。”我们看了后发出连连惊叹,接着,老师又给我们欣赏了其他优秀的泥塑作品,大家都赞不绝口。

接下来,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块瓷泥,我兴奋地捏了捏,它和我们常见的泥土不大一样,是棕色的,还有点硬,需要费点力气才能捏动。老师给我们展示了怎样做一个辣椒,我也跟着学,看似简单其实做起来不容易,我花了好长时间才完成。看着自己做的辣椒,我的心里可自豪了。

横山桥中心小学五(4)班 王乐

指导老师 赵菊华

老师给我们每人一块布和一块瓷泥。准备工作做好了,老师开始演示起来,先把一小块泥搓成圆球,再压成一个小片放在了布上,再搓个小条,放在小片上,然后多做几个小条一层一层叠放在小片上,就这样一个小罐子就做成了!看着可简单了,我依葫芦画瓢制作起来,一会儿搓,一会儿压,一会儿揉……好一会儿,我的小罐子终于做成了。

看着那小小的陶罐,我不禁想起:我做这简单的陶罐都要这么久,那些造型设计精美、别具匠心的陶艺品需要匠人们花费多少心血和时间!这就是工匠精神吧。

横山桥中心小学五(3)班 王梓钰

指导老师 仇海洁

老师把带来的成品给我们一个传一个地看,在我们看的同时,老师给我们讲了泥塑的制作步骤:第一步,先把制作的泥拍平;第二步,自己要捏出大致形状后修整一下细节;第三步,捏好后等它自然风干;最后,风干后给它上色。讲完步骤,老师就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块操作布和一块泥。我按照老师讲的步骤,先把泥拍平,然后揪出一团捏成长条状,再把其中一头捏出短短的小条,再用手往下一按,辣椒头就好了。另一头从粗到细慢慢捏出辣椒尖尖,这样我的辣椒就捏完了。这是我第一次泥塑体验,真有趣啊!

横山桥中心小学三(8)班 张栩宸

指导老师 奚国英

我开始捏胡萝卜了。首先,我取一块软软的瓷泥做胡萝卜的身体,我把瓷泥先搓成头粗尾细的,再用手工刀划成一条一条。然后,我又将胡萝卜的“身体”捏紧。接着,我取一块小一点的瓷泥,捏成胡萝卜的“头”,我把胡萝卜的“头”和“身体”捏在一起,一个胡萝卜就成型了。最后,我取了一点橙色的颜料,用笔涂在胡萝卜的“身体”上,又取了一点绿色的颜料涂在胡萝卜的“头”上,一个漂亮的胡萝卜就做好了。我把做好的胡萝卜放在桌子上给老师看,得到了大家的赞扬,我心里特别开心。

横山桥中心小学三(4)班 曹航语

指导老师 姚玲

首先,龚老师为我们讲了什么是泥塑,又为我们介绍了平面造型、浮雕造型、圆雕造型。然后,龚老师告诉我们,制作泥塑作品一般用陶泥晾干后,进行打磨、上色等工序。听了这么多,我终于对泥塑有了更多了解。

让我最期待的还是动手环节,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块瓷泥,让我们按老师的方法,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辣椒。我拿着泥块不断地捏、压、搓、揉,一个既可爱又逼真的小辣椒就完成了。

横山桥中心小学三(1)班 陈曦霖

指导老师 郭晓彩

我们模仿着老师的动作,小手一下子变得笨拙了起来,老师笑了,又细心地一一指导,让我们小心揉搓、耐心塑造,慢慢的,一个个虽然小巧但不够灵巧的造型逐渐成型,同学们纷纷欢呼起来。可是,老师又泼了我们“冷水”:“同学们还记得制作过程吗?我们还需要进行打磨上色等工序,经历高温烧制,才能成为最美丽的作品,希望你们以后学习生活中也能不断地打造出更好的自己。”

横山桥中心小学三(1)班 胡宇凡

指导老师 郭晓彩

老师教我们制作小辣椒泥塑,大家跃跃欲试。首先我们把瓷泥搓成长三角形,揉一揉,它就变成了一个小辣椒的外形,然后在小辣椒顶上用大拇指戳一个小洞。再揉一个长条,放进小洞里,做成小辣椒的根蒂。这样一个小辣椒就成型了。老师说,小辣椒要放在家里晾干,需要一到两个星期。等它晾干,一点都捏不动了,就可以烤制,再给它上色。这样,小辣椒就可以做成了。

横山桥中心小学三(4)班 张昕妍

指导老师 姚玲

讲完课后,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小块瓷泥,让我们亲自动手捏一捏。于是我就认真地做了起来。原本想捏一个漂亮的圆柱形瓷罐,可不知道是左手不配合,还是右手不配合,捏出来一个正方形。最后经过我反复调整,终于捏出了我想要的圆柱形瓷罐。再看一看身边的其他同学,他们正聚精会神地做着自己喜欢的陶瓷制品。这样的气氛太棒了。

横山桥中心小学三(8)班 蔡妍希

指导老师 奚国英

在老师简单介绍和讲解后,同学们才对泥塑略知一二。接着,老师就让我们带上一颗童心发挥自己的想象,捏出自己想要的形状。同学们开始大显身手,不断地揉、压、搓、捏,一会儿,一个个既生动又可爱的小辣椒就展现在大家面前了。这次泥塑活动让我增长了见识,我非常喜欢。

横山桥中心小学三(1)班 任清菡

指导老师 郭晓彩

老师先给我们观察了陶泥作品的其中一小部分。比如红红的柿子,火爆的辣椒,甜甜的胡萝卜,脆脆的饼干,漂亮的冰箱贴……老师告诉我们陶泥有三种类型:“陶泥、瓷泥、紫砂泥。”接着,我们就开始动手制作了。老师先把操作布发下来,然后给我们发了瓷泥。我先捏了一个椭圆形的,接着用手指按出凹凹凸凸的,不一会儿就捏出辣椒的形状了。

横山桥中心小学三(2)班 是佳铭

指导老师 梅宇岑

老师首先把泥塑的制作步骤告诉我们,然后再把一些成品发给我们传看,真是太精致了,每个作品都栩栩如生。最后,我们每人领了一块瓷泥,开始体验。老师告诉我们可以捏小人、柿子、杯子……可是,我们的泥不一会儿就干了,老师帮我们喷上了一些水,让我们继续捏。我本来想做一只小兔子,可是下课时间到了,作品还没完成,真遗憾呀!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教室。

横山桥中心小学三(3)班 刘星愉

指导老师 蒋秋兰

虽然是第一次动手做,但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我选择做恐龙。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脑门上渗出很多汗水,这心爱的恐龙被我捏得惨不忍睹,怎么也捏不出我想要的样子,看来我的美术和雕刻功底还是不够啊……

下课了,看着手中四不像恐龙,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回头看看同学们做的战果!呵呵,我忽然觉得我的恐龙还算不错,原来大家都没有做出自己想要的艺术品,甚至有人的手中还是一团“泥巴”。今天的作品最后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又进入了一个世界——“泥巴”的世界!

横山桥中心小学三(3)班 吴昱锋

指导老师 蒋秋兰

两名常州教师获省化学评优课一等奖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