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版:要闻
2024年03月19日

守住“粮袋子” 扶住“油瓶子”

——新北区东南村率先实施“稻油轮作”

□徐蕾 葛美云 王锐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新北区西夏墅镇东南村稻油轮作示范基地,连片的油菜铺满田间地头。

记者近日前来采访时,常州市东南有机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殷源已经立在沃野新绿间,与两位从省里赶来的“揭榜挂帅”专家讨论起油菜长势。

“朱老师、陈老师,地里有一处油菜有些泛黄,这是怎么回事?”

两位专家俯下身子,捻开叶片,仔细观察起来。“这是水淹渍害产生的,要及时清沟沥水,不过数量很少,基本没有影响。总体上看,今年油菜长势不错。”

听到这话,殷源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随后,两位专家拉着殷源巡起了田。“这几天天晴,抓紧除一下草,同时注意一下病虫害。把这些都做好了,丰收不是问题。”

说话间,一群村民走来,将水嫩嫩的菜薹掐下,码进篮筐。“两位老师,中午就别走了,今年的头茬油菜薹,咱们中午用猪油炒一盆,看看味道如何。”殷源招呼道。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从2021年秋起,东南村在新北区率先实施“稻油轮作”模式,在1000亩高标准农田里,通过水稻和油菜轮番种植,牢牢守住“粮袋子”的同时,稳稳扶住“油瓶子”,装满百姓“菜篮子”。

油菜在种植管理上比水稻、小麦难,稀了产量少,密了就要倒,湿度大了会腐根,土地干了不出苗。如何把油菜种好,成了困扰合作社的难题。殷源介绍,村里为此主动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寻求技术支持。2022年,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专家组成的“揭榜挂帅”团队带来多个“科技密码”,让东南村豁然开朗。其中,最关键的当数对栽培模式和品种的全面革新。

“栽培模式上,采用直播和移栽并行的方式,有力提高油菜的成活率。品种方面,不仅推介‘宁杂182’‘宁杂127’高产油菜品种,同时带来‘硒滋圆2号’‘宁杂1818’两个‘油蔬两用型’新品种。”“揭榜挂帅”团队成员、省农科院副研究员朱普平说,春天,油菜薹能吃,油菜花能赏,夏天结籽后可榨油,茎秆翻耕入土还能提升土地肥力。全身是“宝”的油菜,已成为优化粮油生产结构、提升土地效益的一大助手。

朱普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村里种有“油蔬两用型”油菜15亩,每季可收获菜薹两茬,每一茬亩产量可达190公斤,按零售价每公斤9元计算,15亩菜薹,保守可增收5万元;结籽时,每亩至少可产150公斤菜籽,按每公斤3元的国家收购价计算,1000亩油菜田可增收45万元。

在“智囊团”的助力下,东南村还在不断拓展“解题”新思路。“目前,村里已培育出不同花瓣和叶片颜色的油菜品种,将通过打造出七彩油菜花海,推进油菜农旅融合增效。”东南村党总支书记兰红娟说,“为进一步提升油菜种植效益,东南村将在菜薹鲜食的基础上,探索脱水蔬菜,并逐步实现油菜蜜用、肥用、饲用等‘一菜多用’,让‘油菜经济’成为点燃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没有上一篇了... ... 维护团结奋进 凝聚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