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1版:常州新闻 健康
2024年04月16日

市肿瘤医院“防、筛、诊、治、康”面面俱到

探索肿瘤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本报记者 李青 通讯员 杜蘅

4月15日—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

在过去,癌症宛如阴霾下的高峰,令人望而生畏,有人轻易选择放弃治疗或过度治疗。然而,医疗的飞速发展正在撕开这片阴云,让攀登者们感受到希望的曙光。面对癌症,除了手术、化疗、放疗、中医药治疗这些传统治疗手段,靶向、免疫、内分泌治疗等“新式武器”陆续加入战场,加之消融、介入等局部治疗手段的进步,不同治疗方式的联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抗癌作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癌症纳入慢性病范畴。我国也将降低癌症等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作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点目标,提出了“到2030年实现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要求”。

随着肿瘤总体生存率的提高,肿瘤防控也逐步进入到“慢病化管理”时代。作为常武地区唯一一家以肿瘤防治为专科特色的三级医院,市肿瘤医院已经与肿瘤“交战”超过30年。在院长黄武看来,这意味着在持续提高治疗水平的同时,也要关注肿瘤患者前期的预防诊断,以及后期的康复管理,以整体思维来推进癌症防治工作。

治疗手段“多样化” 延长患者生存期限

陈先生今年56岁,却已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八年抗癌战——先后罹患了舌根癌、食管癌和肺癌,其中食管癌在不同部位出现两次,且次次都是原发癌。

最近的一次是2021年5月。在上一次肺癌治疗稳定了一年半后,陈先生进食后胸骨处有烧灼感,胃镜检查发现其食管距门齿34厘米处出现盘状增生病灶,病理显示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而且与之前的食管癌病变不同,又是原发癌。这次,他接受了调强放射治疗+免疫靶向治疗,至今病情稳定。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得一次癌症可能就要完蛋了,我却得了四次,现在仍旧活得好好的。”陈先生坦然地说,“我等一下回去还要接娃,买菜烧饭,我家里人离不开我!”

陈先生的幸运得益于近年来肿瘤治疗手段的多样化——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借助基因研究的重大突破,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更多“新武器”被投入到了与癌魔的抗战之中。

另一方面,多学科团队的“集团军作战”替代了单一科室的“单兵作战”。在市肿瘤医院,七大肿瘤MDT的成员全部由副高以上的“精英”医生组成,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射治疗科、病理科,影像科、核医学科、麻醉科、疼痛科、肿瘤专科护理及营养专科等,几乎囊括了医院大多数科室。

日新月异的治疗手段加上“强强联手”的医疗团队,使得治疗过程更加规范、治疗方案更加全面,达到了“1+1>2”的效果。例如肠癌,以往的5年生存率仅有13%,现在已经超过72%。

细节设计“人性化”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给男人的茶杯镀上一层暖色。他轻啜一口,颇有些炫耀地说:“这可不是普通的茶水,它是花生红衣泡的,有助于血小板生长。”

男人自称老季,是一名在上海打拼的装修工人,去年10月在上海被确诊为胆管癌。“在上海做完手术后,我回到老家的医院继续化疗。然而,折腾了一个半月,病情毫无起色,我却快要被化疗的副作用击垮了。人浑身乏力,听见点动静、闻到点味道都头晕干呕,对治疗充满了恐惧和抵触情绪。最终,我辗转来到了市肿瘤医院,住进了‘无呕病房’。在这里,我发现治疗也可以不那么痛苦。”

刚入院时,老季的肝功能指标、白细胞、血小板等多项指标异常,身体状况堪忧。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毕延智带领多学科会诊团队为其重新制定了化疗方案,以精准的风险评估为基础,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恶心呕吐的措施,包括化疗前给予针对性的药物预防、中医穴位敷贴以及超声波止吐仪等。

这些高科技与传统中医结合的方式极大地缓解了化疗带来的副作用,也为老季重塑了继续治疗的信心和好好生活的希望。

毕延智解释,作为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例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相应的预防和治疗不仅关乎患者的治疗体验,也影响着疗效。为解决这一问题,“无呕病房”应运而生,通过与患者的充分沟通,制定个体化止吐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无呕病房”并不是孤例。在市肿瘤医院,“以人为本”的理念涵盖了治疗的全过程:营养医师会随临床医生一起查房,为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制定营养方案;心理医师会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当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情况时,及时干预疏导;中医师会望闻问切,在化疗前、中、后根据患者的体质与反应开出调理方子,帮助减弱化疗的不良反应……浸润着人文的医疗服务让阳光重新照进抗癌之路。

健康档案“规范化” 精准干预高危人群

月初,王女士接受了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的结节经病理确诊为早期肺腺癌。因为治疗及时,王女士后续无需放化疗,只要定期复查即可。“时隔5年,这只靴子终于落地了。感谢医院长期以来的细致随访,让我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原来,2019年,王女士在体检中发现双肺有类结节病灶,当时年仅37岁的她既怕是肺癌又担心手术白开一刀,陷入了焦虑之中。市肿瘤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岳志凤联系医院肺结节多学科团队为其会诊后,判断可以暂时不手术,而是定期随访观察病情。

今年,随访发现王女士的左肺下叶有一处约0.6厘米的实性结节,形体不规则,与之前的CT对比有增大趋势,周围血管影也有增多、增粗,医院肺结节多学科团队和张国桢教授会诊后,均建议及时行手术治疗。

“如果是5年前就让我手术,我大概率是接受不了的。”王女士坦言,“然而经过这些年的随访,我深知这不是过度治疗,而是病情发展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因此也能坦然去面对。”

正是“肿瘤早筛—建档管理”这一连环招,既打消了“过度治疗”的担忧,又达到了“及时介入”的效果。为此,岳志凤借鉴慢病管理的方式,对肿瘤高危人群进行建档分类管理,进行干预追踪,单是肺结节的档案至今就累计了约5000份。

信息只是基础,如何做通档案中一个个人的工作才是关键。对此,岳志凤总结了一套“加减大法”。

首先,要在沟通上做“加法”。“很多人面对不好的检查结果,第一反应往往是质疑、不愿相信,这是人之常情。”岳志凤从不“高高在上”地去告知结果,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比喻为患者“翻译”报告结果,迅速建立起“统一战线”共同对抗病魔。

其次,要在流程上做“减法”。为方便高危人群筛查、复诊,医院开设了“肿瘤筛查门诊”以及肺结节随访门诊。

这些措施将建档随访落到了实处,也为像王女士这样的高危人群提供了精准干预的“安全阀门”。

没有上一篇了... ... 不喂奶竟也会得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