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版:锦绣天宁
2024年04月25日

考研爷爷“再战”研究生成功“上岸”

超专业分数线57分被南大录取

□董逸 孙玲玲

去年12月23日,56岁的刘亚宝成为考研数百万大军中的一员。

最终成绩揭晓时,他以总分179分、超南京大学高级工商管理(EMBA)专业分数线57分的好成绩进入复试,并于今年3月通过面试复试,目前已被该校录取。再过两个月,录取通知书就将寄到家中。

两年时间,苦心备战考研

两年前,刘亚宝准备考研。在给子女辅导完高中数学、把他们双双送入大学之后,刘亚宝心里觉得空落落的。“一直和孩子们一起念书,几年下来,不学习倒是不习惯了。”

上世纪90年代,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亚宝是安家中学的一名高中数学老师。后来,他离开学校创办了多家企业。疫情时,他选择了把企业卖掉,专心陪孩子们读书。再后来,刘亚宝决心备战考研。

刘亚宝参加的工商管理类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科目分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含数学、逻辑、写作)和英语两大项。

“毕业35年了,没碰过英语。”对于刘亚宝来说,最大的挑战便是英语。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想要学好英语,靠的只能是死记硬背。为此,刘亚宝边跟着软件背单词,边将5500个考研英语单词全部抄写下来,连续打卡222天,整理出了一本厚厚的“考研手写英语笔记”,并在每个单词后标注了发音、词性、例句、扩展词等等。同时,刘亚宝为自己定下了任务:每天早、中、晚和睡觉前,复习100个单词,整个考研备战期间,他把所有单词温习了近10遍。

考研期间,刘亚宝每天要学习十多个小时,上午是8点到11点半,下午是两点到5点半,晚上是8点到12点,周末还要赶到南京上培训班。“我这个年纪,只有经过不断地强化训练,才能达到和年轻人一样的思维反应能力和解题速度。”因此,刘亚宝总是不断地看书、做练习、做真题。他家里有一张长2.8米、宽1.2米的桌子,上面铺满了历年的考研真题,刘亚宝总是做完一套翻面一套,他总共买了3套,直到考试前,已经把十年来的真题刷了3遍。

从第一次失败中,总结经验

每天的每个时间段,专心学一门学科,是刘亚宝在考研路上总结出的经验。早上脑子正当清醒,他会选择学习英语;下午时间充裕,他会练习写作;晚上的时间比较放松,他会做些自己擅长的数学和逻辑题。“做数学和逻辑题时往往会让我觉得很兴奋,有时入了迷,发觉时竟已经天亮了。”

考研题多量大,综合能力考试3个小时的时间,总共有25道数学、30道逻辑、两篇作文,“做题的过程中必须有选择性,有时需要战略性取舍。”这是刘亚宝从第一次考试中吸取到的教训,第一次考,他与分数线差了10多分,回来便总结经验,“一般一道题两分钟解不出来,就不能再做了。”第一次考完后,妻子怕他辛苦,不让他再考,他却说:“我再试一年,考不上我再放弃。”

心有所属,不负所望。“这次考下来就觉得能上。”刘亚宝说。考完他估分184分,最终成绩与预计只相差5分。他还记得,考试结束后,考场里的监考老师看到他身份证上的年龄,由衷地说了一句“佩服”。

从考研中,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刘亚宝说,在余下的时间里,他还想再做一番事业。如今,他找到了学以致用、可以继续为之奋斗的事业——开办成人教育机构,让更多人考上心仪的学校。目前,他的考研教育机构已经招收了30多名学生,并在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附近设立了机构办学点,为更多学子服务。

“Only those who have the patience to do simple things perfectly ever acquire the skill to do difficult things easily。”(只有那些有耐心把简单的事情做得完美的人,才能学会轻而易举地做困难的事情。)这是刘亚宝写在英语笔记开头的一句话,也是他送给所有考研学子的一句箴言。他将原先的单词手抄本整理印发,为每个学生都赠送了一本。“这不仅仅是一篇笔记,更是一章励志故事,希望以我的切身体验和经历引领更多考研人成功上岸。”

天宁区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落地 北环南村社区“就享+”就业服务站正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