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版:常州新闻 综合
2024年05月20日

量身定制清洁能源站,助力企业低碳前行

——我市“劳模工匠助企行”侧记

袁俊球团队帮助波仕曼公司解决难题。胡平摄

□本报记者 唐秋冰

通 讯 员 常工宣 张茜颖

5月7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金坛金能电力有限公司博源智慧能源服务中心主任袁俊球与团队成员一起,对绿电蒸汽、光伏动态储能、超高温热泵能源站进行最后调试。调试成功后,江苏波仕曼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波仕曼公司)将彻底告别生物质燃料锅炉,用上清洁、低碳、超高温的蒸汽热源。

波仕曼公司总经理高珺说:“公司从制衣、整型到成衣,生产全流程都要用到蒸汽,一年使用量约1500吨。为了落实‘双碳’战略,袁俊球劳模团队为我们量身定制了能源站,帮助企业生产向低碳、绿色转型。”

这套能源站是袁俊球劳模工作室(以下简称袁俊球团队)去年12月研发的。“一项成果能真正从实验室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波仕曼公司与我们研发基地一墙之隔,为成果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能源站各环节正在核定最后数据,确保每一项参数与企业生产需求相匹配。”袁俊球说。

该能源站采用“工业余热+夜间谷电+太阳能光伏”融合的方式,利用换热器和高温热泵机组,提取工业废气、废水中的余热,并错时使用太阳能电力和夜间谷电,三者“接力”制成160℃左右的蒸汽用于企业生产,实现变废为宝。袁俊球说:“这种新式能源站,生产1吨蒸汽的耗电量可从原来的750千瓦时降到400千瓦时,比原来的燃煤制汽减少能耗40%以上,且全程使用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还可减少碳排放64%。”

为波仕曼公司量身定制能源站,是袁俊球团队助企行的一个项目。面对锂电、服装、印染等企业蒸汽需求量大且用汽难、用汽贵等痛点,袁俊球团队主动向多家企业推广“电转热”等多项研究成果。今年2月,金坛中德创新产业园因天然气锅炉供热噪音大、供热效果差、废气排放多等难题,发出了求助“邀约”,袁俊球团队通过多次上门排查,开发了“高效电热耦合”新技术,把天然气锅炉改成热电炉,相较传统天然气锅炉可减少碳排放25.4%,每年为企业节省20%—30%的用能支出。仅会议中心,热力管损就降低了15%,会议室温度也从18℃提升至23℃以上,单次会议可节约用能成本近2万元。

袁俊球团队还利用电气化智慧渔业终端大数据,打造新型“渔光储一体化”的智慧渔业用能新场景,建立了以养殖为主、发电为辅的“光伏+轨道式”自动投喂模式,使用户综合运行成本下降30%—50%,且渔业养殖产量可提升30%。目前,袁俊球团队正在利用新型电制蒸汽技术,为厚生新能源开展气、电混合蒸汽系统改造,该项目完成后,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减少用能成本400多万元。

市总工会“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通过思想引领、揭榜挂帅、技能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师徒结对“五张任务清单”,把劳模工匠的自身“资源清单”与企业的“需求清单”精准对接,让企业的每一项需求都有劳模工匠来承接,确保项目需求落地落实。据悉,至今年7月,全市将组织不少于200人次的劳模工匠进企业活动,为企业解决不少于200个技术问题,帮助不少于1000人次职工提升技能水平。

没有上一篇了... ... 我市完成60箱备样食品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