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版:警方
2024年05月20日

“免费约,还能赚钱?” 警惕“香艳陷阱”

□顾梦莹

据市反诈骗中心统计,上周我市警方共接报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下降28.5%,环比上升7.3%。

梳理一周的案件类型,从数量上来看以下几类诈骗手段发案数量居前六位,分别是虚假博彩类占17.3%、兼职刷单类占17.3%、虚假购物类占12.7%、网络贷款类占7.6%、游戏交易类占6.7%、冒充客服注销会员类占6.7%。

【典型案例】

13日,市民尤先生报警称:在上网时看到一条美女的视频,点击头像后看到对方QQ号,遂立刻加好友私聊。尤先生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下载App后进入聊天群,看到群里很多人都在发约会成功的照片视频,便赶紧联系客服缴了会员费。客服称要完成三个投票打榜任务才能免费约,且该任务还能“赚钱”。前两单尤先生均立刻拿到返利,第三单时对方称其操作失误,需要支付9900元的修复金。尤先生转账后,对方又以其网络不好导致掉单,需要再支付10万元人民币,任务完成后会连带之前的转账一起提现。尤先生又转账了4万元后,向客服表示金额太大可否酌情处理,未想到客服却让其去向朋友借钱、平台贷款转账,尤先生这才意识到不对劲,遂报警,共计损失4.9万元人民币。

【手段分析】

骗子在网上发布“擦边视频”,并把联系方式隐藏在头像里,降低封号风险,在受害人主动联系后,抛出“约爱+刷单赚钱”诱饵,并配有美女客服做贴心指导,利用小额返现,实施大额诈骗。骗子以“任务失败”“操作失误”等理由冻结受害人账户,让其不能提现,来诱骗更多资金。

【警方提示】

互联网各个角落都有骗子撒下的诱饵,请谨慎下载“交友”App。如遇“艳遇+赚钱”的套路,不要轻信平台给出的高额盈利,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国家反诈中心”App是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的国家级反诈、防骗、预警系统,具备诈骗举报、诈骗预警、风险查询等功能,还有丰富的防诈骗知识。通过学习里面的知识,可以有效避免各种网络诈骗的发生,提高每个用户的防骗能力,还可以随时向平台举报各种诈骗信息,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同时对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可疑支付账户,可疑IP/网址,可疑QQ、微信号均可在“国家反诈中心”App这款软件中查询验证是否为“涉诈”账号。

没有上一篇了... ... 金坛公安数据赋能“县级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