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版:警方
2024年05月20日

监管民警的故事

□王军

耳聪目明的徐所

这个有张憨厚笑脸的人,一会儿在办公室和在押人员促膝谈心,一会儿到监室检查教育,一会儿又到隔壁和同事交流心得,他就是溧阳市公安局看守所副所长徐国庆。

同事都说徐国庆天生一副笑眯眯的脸,看上去是个亲近和善的大老粗,但他可是粗中有细,善于观察细节,在押人员看似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的忐忑不安,永远也别想逃过徐国庆的火眼金睛。

2023年7月14日,看守所收押了一批缅北回流的诈骗嫌疑人,徐国庆直接管理的监室里收押的是武进籍的万某。缅北回流的嫌疑人通常罪行不太严重,又是本地人,但徐国庆却没有掉以轻心。第一次谈话时,他就发现万某心神不定,既担心要服刑,又说患有眼疾,又有高血压、糖尿病,而且家庭情况复杂。徐国庆一边安抚万某情绪,一边联系医生安排其出所就医。医生诊断后,为万某安排了治疗方案,万某病情得到了缓解。回到所里,徐国庆通过观察和对同监室在押人员的了解,发现万某始终藏有心事,于是经常找其谈心,万某也终于敞开了心扉,对徐国庆说:“这辈子没想到会遇到您这样的好警察,我不想死了。”说完,万某主动向徐国庆交出了一天前刚写下的遗书。

在徐国庆的开导下,万某逐渐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徐国庆说,自加入公安队伍的第一天起,他就发誓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警察,工作中不掺杂一丝一毫的个人利益,不当面一套,背地一套,坚决不做“两面人”。

收放有度的“超伢”

心态各异的涉案人员从进入看守所被羁押的那一刻起,第一站就是收押检查登记,最后离所核对检查的也是在收押岗位。而溧阳看守所三中队中队长沈雪超就是这个检查登记岗位的负责人,同事们都称他叫“超伢”。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涉案人员进进出出,“超伢”从刚毕业就来看守所工作时起,已在这个岗位上呆了十几年。老同事们口中亲昵的“超伢”,也成长为看守所的中坚力量。涉案人员被羁押到看守所,先在收押室人身检查,裸检、随身衣物检查,这还不够,还得进行身体协调性检查。

2023年9月13日,看守所需要收押50余名缅北回流涉诈人员,这几乎是平时半个多月的工作量了,“超伢”逐人检查,连每个衣角都进行了仔细搜寻。很快,一名涉案人员膝盖处的擦伤引起了他的注意,虽然伤口不大,“超伢”立即查问伤势原因,涉案人员开始说是自己不小心抓破的,又改口说是在缅北被打的。

“超伢”立即找到办案民警,当场核实确认是入境之前就已经有伤口,同时制作笔录,由该涉案人员签字后存入档案,及时避免了事后难以查证的情况。收押岗位是看守所的窗口,每天需要接待公安检察提讯、法院开庭提押、律师会见,“超伢”执法业务娴熟,核对手续严肃认真,和办事人员交流热情细致。如今,内勤室的电话少了,而他的手机号码却成了看守所业务联系咨询的热线。

心灵手巧的老包

在溧阳看守所,有位手艺人包阿青,在押人员称呼他“包警官”,同事们都亲切地喊他“老包”。

作为管教民警,老包很忙,要负责管理40多名在押人员。谈心谈话、两下监室、值班接待,这是主业,但老包还有一个“副业”——理发。三年疫情,看守所封闭管理,老包第一次轮班在所里封闭勤务58天才出去,吃喝拉撒的问题是解决了,可不管是在押人员,还是民警辅警,头发长了却没办法,民辅警如果需要理发,也只能和在押人员一样,剃个光头。老包从所里换班出去时,顾不上休息,就找到了他做理发师的远房亲戚,说要学理发。别人学徒三个月,他只学了三天,再次回所封闭勤务,到监室为在押人员理发,竟然就有模有样了。

从那以后,同事们纷纷提前“预约”,让老包给自己理发,老包也不辞辛苦,承包了所有人的理发。后来,疫情过去了,有些在押人员开庭前知道有亲友来旁听,希望在他们面前精神面貌好些,提出想让老包理发,他每次也都爽快地答应了。在押人员十分感激,纷纷表示一定认罪服法,以后重新做人,似乎老包给他们剪断的不是头发,而是剪断了他们过往人生里走过的弯路。

警民桥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