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版:常州经开区
2024年05月20日

万人相约,跑过风景跑向未来

常州经开区东方新城半程马拉松举行

5月19日,晨曦初微,常州东部新城被热火朝天的欢呼声唤醒。

7点30分,发令枪响起,2024常州经开区东方新城半程马拉松燃情开跑,1万余名选手踏上赛道。

赛事设置半程马拉松及健康跑项目。长长的奔跑队伍,如一条移动的彩带,串联起常青里文化旅游街区、常州经开区文化活动中心、东方云湖、丁塘河湿地公园等地标。

赛道上的激情,沸腾了这座城;赛场外的细节,温暖了无数人。随着最后一名跑友顺利完赛,经开半马落下帷幕。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马拉松爱好者,在奔跑中砥砺精神,和常州最年轻的区域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跑者,新人达人各有精彩

赛场上,2024常州经开区东方新城半程马拉松推广大使、中国内地男演员赵荀,以及青春大使、南京Hero久竞无畏(杨涛)带领大家领跑,运动员们的疾驰身影与身边美景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力与美的画卷。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本次有37名员工参与半马、15名员工参与健康跑。企业员工杨玲说,第一次和同事组成方阵参赛,感觉很奇妙也很温暖。

穿着粉色专属参赛服,“9999”的号码牌格外惹眼——宋亚兰与丈夫江亮参加了情侣跑。“我们自选的号码,寓意热爱跑步长长久久,爱情长长久久。”宋亚兰说,她专门制作了纪念册,记录两人参赛和训练的点滴。

在健康跑的赛道上,有一个特殊跑团,由常州经开区社保局组织的20名残疾跑者、20名退役军人跑者和20名陪跑志愿者构成。残疾跑者们有的推着轮椅,有的打着手语交流沟通,在退役军人与志愿者们的陪伴下,每一个人都成功到达终点。曾获得全运会轮椅击剑亚军的薛心怡,平时行动靠轮椅,为了比赛,她两个月来坚持每天训练3—4千米。

“这里每个人都很热情,我很骄傲拿了冠军!”26岁的肯尼亚选手MUHIA KENNEDY NJOGU从山东淄博专程来参赛。男子组亚军杨乐来自南京,对赛道赞不绝口,尤其最后的冲刺区让他感到舒适。陕西选手武明瑶则表示,如果温度再适宜些,成绩还能有突破。

女子组夺牌选手宋金婷、沈雨涵表示,这里氛围好,每个加油点都情绪值拉满。

惊喜,气氛组各显神通

“加油!加油!”“你最棒!”赛道沿途,市民呐喊助威,汇成一片欢腾的海洋,赋予选手激情与力量。在常青里、潞横路等12个助威点,活力四射的啦啦操、鼓舞士气的架子鼓、生动可爱的玩偶表演体现城市热情。

从“济公”到“媒婆”,从“皇上”到“哪吒”,部分选手用创意点亮赛道,让比赛变得趣味横生。

“皇上,能合个照吗?”在马拉松起点,乔景阳的造型吸引不少人合照。他表示,以这身造型打卡了常州上半年各场次马拉松比赛,想用自己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也给自己更好的参赛体验。

“今天的造型参考了哪吒,充满中国元素。”李俊清告诉记者,天气比较热,不适合追求突破成绩,自己就想着以好玩有趣的方式参与。

在“最美梧桐路”的加油助威点,印着小卖部、二八大杠的背景板,颇有年代感的服装搭配,常州经开区文化馆文艺小分队精心准备了现代舞《芳华》和复古迪斯科《失恋阵线联盟》,带着跑马选手和观众们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队长陈梦华介绍,1个多月前开始筹备,团队一早就来到现场,在选手疲惫时给予一些互动、鼓励。

王昕杰是此次半马的官方配速员,成为参赛选手控制速度的“坐标”。他在常州经开区工作,这片土地承载了他奋斗的汗水与足迹。他说,这次赛事是自己第19次站上马拉松赛道,“家门口的比赛是最难忘的一次!”

赛道,炫出都市风与江南韵

大运河、冷凝塔、革新河、花溪公园、东方云湖……一条赛道浓缩一城风景,马拉松中的诸多元素,让跑友们直呼:“原来你是这样的常经开!”

不管是城市马拉松,还是越野跑,跑友大概分为比赛型和打卡型,前者看重赛事的档次,后者偏爱赛道风景或是赛友级别。这场赛事,融合了两者的诉求。

赛道穿过东方新城核心区域,串联起“一湖、两馆、三园、四河”十大景观。选手们沿河奔跑,置身于天蓝、树绿、水清的风光之中,感受江南水乡之景与现代都市风貌。

起终点所在的常青里文化旅游街区,是常州东部融合了江南水韵与现代活力的潮味品质街区,布局剧院式酒吧、沉浸式水会、精品婚宴、主题酒店、时尚运动超市等,形成集“游食演娱购宿”为一体的夜经济活力商圈。

这一路,外形犹如巨型风车的常州经开区文化活动中心,造就城水相依、文旅融合的人文会客厅、城市新地标;穿上彩色外衣的冷凝塔,是一代老常州的回忆,工业+旅游混搭出时尚味道;丁塘河湿地公园林木茂盛、绿水涟漪,是东部“城市绿肺”;潞横河碧波荡漾,8.5千米的东方大道上,铁艺球形月季、藤本月季和大花月季等沿路绽放,皆是花香。

21千米的赛道周边,还坐落着上百家企业,大部分为新能源、智能装备、新材料、轨道交通等高新技术企业……一路奔跑中,打开城市新界面。

保障,全力助跑不停歇

“热度”背后,考量着保障服务和运营。

赛事前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食品安全、市场价格等,对宾馆酒店、景区景点及相关餐饮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区综合执法局对赛道内道路、道板、侧石、护栏、果壳箱等全面冲洗、洗扫、降尘、擦拭,打造绿意勃发、生机盎然的“最美赛道”。

晨光微亮,常州经开区公安分局已“抢跑”,道路清障、定点布岗、交通管制、路况巡查、展位设置……全面落实各项安保宣防措施。鸣枪开跑,交警铁骑队员为参赛选手开道护航,“经盾护跑团”做好赛道及周边道路的交通秩序维护。

有安全感,是参赛选手们口中的高频词。作为田协A1类认证赛事,比赛各项保障工作均严格按照中国田协标准执行,沿途高密度设置补给站,包括水站10个、饮料和能量补给站7个、喷淋点7个,为参赛选手提供充足补给。

赛事安排了90名移动救援人员、57名急救跑者、250名医疗观察志愿者,以及40多台移动AED、55辆移动救援助力车,高密度分布在赛道及沿线,为选手提供“紧紧跟随的医疗服务”。

赛场的各个角落,“活力橙”格外显眼。常州经开区联合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天钢铁集团等单位,招募了1087名志愿者,提供引导、补给、物资存取发放、医疗观察等服务,用努力和汗水告诉每一位选手:尽情奔跑,身后有我!

完赛后,环卫保洁人员迅速出动,通过“人工+机械”联合作业,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比赛路段市容市貌。

为了让参赛选手轻松返家,也方便选手及时安置不便携带之物,常州顺丰投入15辆车、30余名人员,在终点站为选手提供奖牌及个人、周边物品的优惠寄递服务。

出圈,以赛事营城“加速跑”

今年常州将举办7场马拉松赛事,集中打造具有特色的群众性路跑赛事品牌,“体育+”带来一系列反应。

比赛期间,马拉松嘉年华活动的流水席、美食市集、特色展位、乐队演出等,带动全城年轻人嗨起来;主办方为跑者发放参赛包,准备了空顶帽、藿香正气胶囊等防暑降温用品,以及常州经开区非遗美食甜酒酿;参赛选手可免费预约参观戚机厂、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等工业旅游景点;设置跑团PK赛,招募24组跑团共120人参赛,包括由30对情侣组成的情侣跑团。

“太丰盛了,豆浆有原味和甜口两种,作为饮品补给很适合。”来自宁夏的王文明说,逛流水席像到了小吃街,津津乐豆浆、豆干、横山桥肉松、冰糖圆蹄……各种美食目不暇接,准备带回酒店仔细品尝。

记者注意到,食品都进行了小包分装,更加适口,方便选手们现场开袋即食。“我们准备了12200多份,确保每个人都能尝到,选手们都说肉松很好吃。”横山桥工作人员说。

常州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方姣表示,本次马拉松不仅是一场竞速的较量,更希望宣传新城形象,提高常经开在体育赛事方面的影响力和城市知名度,着力营造节日氛围,带动特色美食、民宿酒店、文化展览等消费,加速体育产业链和城市旅游等多产业深度融合,让马拉松跑出“含金量”。

记者一线体验

今天我在东方新城跑马拉松。21公里的长跑路真是太难了!

作为“95后”年轻记者,工作之后我的体重常年在80kg,最好成绩是一口气跑了10千米。

也许是紧张,也许是起得太早,跑了不到5千米,尽管大小腿两侧贴了肌肉拉条,但乳酸反应严重。不到四分之一的路程,额头上的发带早已被汗水浸透。再看看B区跑友,我的天呀,他们大部分步履轻松,有些还谈笑风生。加油啊!

21千米真的难,但快乐也很简单:赛道两侧站满了观众和志愿者们,加油声山呼海啸,作为运动员,有种被尊重的喜悦,补给点的能量棒很甜,再拿一杯矿泉水往身上浇,忘却暴晒的阳光;今天我是参与者,有种被服务的惊喜;今天我还是挑战者,当跑着跑着离目标越来越近时,成就感油然而生。

“为什么要参与这次赛事?”“为了成功完赛。”这是之前很多B区采访对象给我的答案。“千里迢迢来这里参加半马的目标是什么?”“为了刷新PB。”这是之前很多A区专业选手给我的答案。

今天,我和一万人共同走上马拉松赛道,走上平时车水马龙的宽阔道路,赛事志愿者们很热情,暖场演出很精彩,东方新城建设得有声有色,赛道内的我们跑得很快乐。

这次比赛,几乎每个时间点都设有“定速巡航”的配速员。“加油加油!”“一定要坚持完赛!”加油助威声传到了赛场内,大家就这样互相鼓劲着,一路前行。

因为穿着新鞋磨脚,我的脚后跟有点受伤,医护志愿者为我包上绷带,志愿者还递来加了盐的饮料和维生素片。最后5千米的加油呐喊声,一直没停歇,蓝天救援队队员在赛道边为我们报时巡航,大家安心冲刺。 李垚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