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3版:健康沙龙
2024年05月21日

24岁患上罕见肿瘤,肚胀如同“外星人”

求医半年:从绝望到希望

□本报通讯员 杜蘅

“我弟弟才24岁,正是青春年华,没想到天降大病。我们也曾绝望过,但我们不愿放弃。我觉得我弟弟一定会有手术机会,一定能活下去。”

“我们跑了好几家医院,都说这个毛病很罕见,不好治。幸亏来到了市肿瘤医院,现在一天比一天好了!”

去年11月,韩女士的弟弟被诊断为腹腔内PEComa肿瘤,辗转几家医院后到市肿瘤医院治疗。当时,韩先生状态极差,因为腹腔内有巨大肿瘤而显得大腹便便,吃不下东西,迅速暴瘦。

“谁能想到呢?弟弟一开始只是肚子痛,就跟胃病发作一样,我们给他买了胃药,吃了却没有缓解,最后才到医院就诊。可没想到,肚子里的肿瘤长这么快。”

“因为肿瘤压迫,他3—4天才解大便一次,吃不下饭,人瘦脱相了,肚子却大得离谱,乍看像外星人一样。”

“一开始,我们希望尽快手术切除肿瘤。医生告诉我们,弟弟肚子里的肿瘤太大了,腹腔内的正常脏器组织几乎都被侵犯移位了,而且肿瘤内含有大量血管、脂肪、梭形或上皮样肿瘤细胞,手术难度很大,无法做到无瘤技术,建议我们先用药物治疗,等瘤体缩小后再手术。”

“刚刚检查出来,他肚子里的肿瘤已经从直径17厘米缩小到13厘米了,肚子也比之前平了好多,体重长了15公斤了,精神状态也一天比一天好。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杨全良介绍:“患者来的时候,已经处于恶病质了。经过专科评估,我们发现他腹腔内的肿瘤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直径约17厘米,约有两个成人拳头大,且严重侵犯了周围脏器。正常脏器受压移位,特别是胃肠功能弱化,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十分影响患者的生活。经过多学科团队会诊,我们为其定制了营养支持+双靶向治疗的方案,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实时调整用药剂量,争取手术的机会、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药物治疗是一方面,家属的支持也很重要。患者每次来住院,全家都陪在身边,我们也能感受到背后的支持,因此更有信心。”杨全良说。

口述人:韩女士 罕见腹腔PEComa肿瘤患者家属

链接

腹腔PEComa肿瘤

PEComa肿瘤,医学上称之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是一组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上有独特表型的间叶源性肿瘤,包括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肺及肺外组织透明细胞肿瘤、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以及镰状韧带、圆韧带的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肿瘤等,全身多处可以发生,以子宫、肾脏以及肝脏多见,其它少见部位包括外阴、直肠、心脏、乳房、膀胱、腹壁、胰腺、腹膜后。患者多为体检发现,无特殊临床症状,以中青年女性为主。

肿瘤以单发实性多见,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少数可发生恶变。该疾病因构成比例的不同可引起影像学及病理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从而造成诊断的困难,也提高了精准治疗的难度。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采取个性化、合理的干预措施是目前临床肿瘤专家关注的重点。

没有上一篇了... ... “安全饮水、护卫健康” 社区宣传活动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