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版:常州经开区
2024年06月03日

“行刑公”三法衔接 护航绿色发展

本报讯(刘懿 万佳乐 杨艳娜) 记者5月24日获悉,由常州经开区检察院先行先试、在全市推广的三法衔接机制获评为2023年度全省检察优秀改革项目。三法衔接机制相关文件及工作经验被最高检、省检察院转发推广,办理的相关案件被最高检、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交通部评为典型案例。

常州经开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邱萍介绍,三法衔接机制加强和改进了环境资源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行政检察、公益诉讼衔接工作,既依法严惩环境资源犯罪行为,又追究犯罪分子环境侵权责任,还督促行政机关积极推动问题解决,最大程度凝聚了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以往,污染环境案件调查取证难、损害结果评估难,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对双方案件信息掌握不及时,影响了案件办理和对违法行为人的追责。

2023年1月,常州经开区检察院牵头,与区农业农村局、综合执法局、公安分局、资规分局、生态环境分局等签订《关于加强环境资源领域行政执法、刑事司法与公益诉讼衔接工作机制的意见》,从案件移送、提前介入、恢复性司法、机制建设4个方面,明确了检察机关与行政部门职责分工与协作内容,建立了线索移送与反馈、案件磋商与诉讼衔接、提前介入指导、环境资源修复等多项机制,有力促进行政、公安与检察机关加强协作,提升环境资源保护合力,共同织密环境资源保护网。2023年5月,常州市检察院与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等6家行政机关会签工作意见,将三法衔接机制在全市推广。

在办理幕墙新材料有限公司污染环境案时,常州经开区检察院在案发后,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机关确立侦查方向、收集固定证据、准确适用法律,刑事与公益诉讼调查取证同步推进。在查清危险废物性质与来源后,督促生态环境部门及时妥善处置危险废物22.96吨,减少二次污染。承办检察官通过听证会等形式释法说理,多名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积极赔偿,在刑事判决中争取到了从轻处理。检察机关还商请常州市生态环境局对该公司环保问题进行“会诊”,整改后该公司成功研发环保新材料,如今企业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常州经开区检察院还对案件中渣土车司机违规运输危废的行为进行精准打击,向市交通运输局移送执法线索。本案从刑事司法、公益诉讼、行政执法三个维度全面、精准监督,诉源治理促企业健康发展。

惩罚犯罪不是目的,推动受损的生态环境资源得到修复,才是三法衔接机制的终极追求。《意见》规定,行政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要切实践行恢复性理念,将生态修复工作融入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办案全过程,积极引导督促案件当事人采取恢复原状、补植复绿、劳务代偿等多种方式,承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可以适度从轻或减轻案件当事人行政或刑事责任。

如陈某某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案,被告作为护林员破坏林地资源, 常州经开区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因被告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赔偿费用,刑满释放后通过承担1350小时环保公益劳动的方式折抵赔偿金,成为全市首例“劳务代偿”赔偿模式公益诉讼案件。

2020年至2023年,该院依托“行刑公”三法衔接机制,共办理环资领域刑事案件25件43人、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及单独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8件,制发检察建议117件;追索生态环境损害费用2081万余元,保护耕地230余亩。已建立的大运河跨区域保护机制、“行政处罚+公益诉讼”衔接机制,均属全省首创。

运河智慧体育公园开园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