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2版:本地医讯
2024年06月04日

上车即入院,市四院急救跑出“5G+”速度

□本报通讯员 杜蘅

“血压有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已经评估,暂时没有发现活动性出血,左下肢骨折处已夹板固定。”

“好的,我这里已经启动多发伤应急预案,方主任在路上,神经外科、胸外科、骨科、重症医学科、介入科的同事已经在大厅等候了!”

“好的,我们估计还有3分钟!”

“收到,注意安全!”

这是120工作人员与市四院急诊科副主任巢益群的对话。10分钟前,市四院急诊微信工作群里就传来一条消息:某路口车祸,伤者为多发伤,伤情严重。随即,巢益群来到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系统的电子显示器前,了解患者的即时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同时启动了医院多发伤应急预案。

此时,护士已经将抢救单元准备好了,各类仪器处于待机状态,只等伤者到达现场。3分钟后,伤者被送入抢救大厅,医院创伤中心副主任方晓辉也已赶到急诊大厅,神经外科、胸外科、骨科等专家先后为伤者进行了专科评估,根据伤情制定了抢救方案。

这是市四院龙城大道急救站点启用之后,医院与急救中心联合打造“智慧急救院前院内一体化治疗”的案例之一。

巢益群解释:“往常,我们要等伤者到抢救大厅后,由急诊科医生评估后再启动多学科会诊。现在,急救车上的医护人员是我们医院的,再加上5G信息系统,我们可以通过远程进行线上评估,大大缩短了伤者的等候时间。对于一些危重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抢救措施提前一秒钟介入,患者的预后都可能是不一样的。”

如今,医院将急救关口前移,通过信息手段实现“上车即入院”,院内急诊科医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群、5G电子显示屏等随时随地掌握院前患者病情,及时进行远程急救指导,提前做好院内救治准备,真正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无缝隙”“零时差”衔接,院前院内急救从“联合”迈向了“融合”的新进程,创造院前、院内一体化治疗新速度,也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间。

科室介绍

市肿瘤(第四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创建于1993年,2013年医院布局调整,整体搬迁至新北院区,科室形成独立的急诊区域,面积近5000平方米。急诊区域内设有急诊挂号收费、抢救大厅、急诊就诊区(内、外、妇、儿及耳鼻咽喉科)、观察区、监护区、急诊手术、急诊病房、急诊药房、急诊检验及影像学检查、急诊输液大厅。2024年,医院与市急救中心联合打造智慧急救系统,基本实现了院前院内一体化智慧急救体系。

急诊抢救大厅共有12个抢救单元,包括复苏单元、胸痛单元、卒中单元、创伤单元、中毒救治单元。急诊观察室核定19张床位,急诊病房核定床位13张。急诊年诊疗人次10万余人次,其中危重患者8000余人次。

随着急诊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急诊的收治范围也逐步扩大,抢救成功率逐年提高。在心跳呼吸骤停及心肺复苏术后生命支持、多脏器功能衰竭、各种休克、急性胸痛、脑卒中、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症创伤的多学科联合救治等急危重症救治方面形成了专科特色和技术优势。

科室由急诊室、急诊观察室、急诊病房、EICU四位一体组成,拥有独立的急诊医疗区域。技术力量和装备水平位于市内领先、省内先进水平。科室配备各种先进仪器及抢救设备,拥有先进的多功能呼吸机及转运呼吸机6台、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及转运监护仪15台,配备全自动心肺复苏仪2台、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血气分析仪、心电图机、进口洗胃机、床边超声、急诊血液净化设备、亚低温治疗仪、加温加压输液仪、纤维支气管镜等。

科室开展独立专业的急诊预检分诊工作;进行心电监测、团队心肺复苏、各种模式的机械通气治疗技术、电复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床边即时检验(动脉血气分析、血电解质、乳酸、凝血功能、D-二聚体、NT-proBNP、心肌损伤标志物等)、床边超声、亚低温治疗、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心包、胸腔、腹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三腔二囊管放置术、呼吸机(转运、有创和无创呼吸机)、洗胃等临床相关技术的应用。科室还掌握连续肾脏替代、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多发伤急诊手术、24小时DSA、IABP、PiCCO,CVP、纤维支气管镜、经皮气管切开、俯卧位通气等先进技术。

全科医护工作者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力求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医术、高水平的综合实力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急诊医疗服务。

没有上一篇了... ... 市一院挂牌常州大学教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