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版:常州金融
2024年06月05日

江南农村商业银行

落实落细金融“五篇大文章” 奋力书写高质量“江南答卷”

□本报记者 徐杨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4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保险业做好金融“五大篇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把“五篇大文章”落地落细。

作为常州规模最大的银行法人机构,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全面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常州建设,奋力书写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江南答卷”。

定制产品服务

科技金融创新发展

江苏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水处理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随着研发项目的深入推进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但传统的融资渠道无法满足其快速发展的资金需要,一般的金融产品很难契合其实际需求。

就在该企业一筹莫展之际,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获悉了企业的困境,主动上门对接,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融资方案,通过“专精特新贷”产品,快速为其提供了1000万流动贷款资金。

“多亏了江南农商行提供的‘及时雨’,我们才能采购先进的研发设备和原材料,加快了新产品的研发进度。公司不久后就推出了一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净水设备,成功打开了国内外市场,销售业绩大幅增长。”该企业负责人对江南农商行的服务赞不绝口。

这只是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渡过难关、加速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不断深入科技金融创新探索实践,持续深化科技金融机制建设,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3月末,支持科技型企业贷款总余额达314.34亿元,较年初增加25.17亿元,增幅8.7%;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3448户。

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重技术”的特点,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打造出多品类产品矩阵,多角度、全周期满足企业金融需求。如设立“选择权”贷款产品,累计与217家科技型企业签订协议,累计发放贷款近10亿元;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设立“创新贷”产品,通过“政银担”三方协作的模式,累计支持科创类企业661家,发放贷款1024笔,放款金额近51.44亿元;发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538.1亿元;助力“新能源之都”建设,支持“发储送用网”科技型企业363户,发放贷款55.5亿元;策应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发放全市首笔“智改数转”贷款,累计投放2.1亿元,支持“智改数转”项目44个。

同时,建立多维度支撑机制,开设了常州科技支行、西太湖科技支行、中关村科技支行3家特色科技支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优先审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综合化服务等“专、优、新、全”金融支持。

此外,搭建多元化合作平台,与常州市科技局等机构开展党建共建、战略合作,支持科技类项目落地,培育和壮大创新主体。截至2024年3月末,已落地省市级科技类重大项目71个,给予项目融资合计49.7亿元;2023年新增科技型企业首贷户152户,发放贷款12.7亿元;打造“商行+投行”服务模式,建立“银行+券商+风投+保险+担保”多方合作机制,对接常州地区活跃股权机构超30家,助力该行科创型企业引入股权投资。

聚焦“双碳”目标

绿色金融加力发展

金坛区某环保科技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环保服务、化工工程设计的高新科技型企业,也是目前长三角地区唯一一家能将废“NMP”溶液回收处置并提纯至99.9%含量(电子级)NMP溶液的环保企业。通过“NMP”废液回收再制造这种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模式,可大大减少锂电池企业的原材料消耗量,降低电池生产成本。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装车量持续增长,“NMP”循环利用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目前已具备6万吨年处置能力。

江南农村商业银行金坛支行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了解到企业在对现有生产线进行节能技改,同时对灌装车间实施智能化改造,急需资金投入。对此,该行迅速组建了专业的绿色金融团队为其提供专属服务,并根据企业发展状况以及未来行业前景,量身定制了一份“绿色+”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以“环保贷”+“智改数转贷”+“园区保”的形式,为该企业先后发放了2500万元贷款,实现了对该企业的精准“滴灌”。

无独有偶。该行在得知江苏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有资金需求后,充分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支持该企业荒煤气余热利用项目的建设。根据初步测算,一旦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预计每年将带动二氧化碳减排量近6000吨,碳减排效益显著。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作为绿色金融领域最活跃的力量之一,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战略高度将绿色金融作为全行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加强绿色低碳转型风险管理,实现诸多“零突破”,绿色实践处处开花结果。截至2024年3月末,绿色贷款余额179.3亿元,较年初增加53.5亿元,增幅42.6%,高出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36.7个百分点。

夯实“绿色基石”,健全绿色管理体系。成立绿色金融工作组,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与发展规划,确立ESG投融资理念,指导推动全行绿色金融的经营发展。打造绿色金融示范窗口,2023年7月,将西太湖科技支行设为首个绿色支行,并配套《绿色支行专项营销方案》等制度,明确绿色支行业务拓展范围,支持绿色支行特色化、差异化经营。

创新“绿色产品”,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在绿色信贷上,大力推广“环信融”“绿科融”“苏碳融”“环保担”等特色产品,推出首个专项支持常州绿色企业发展的贷款产品“常绿贷”。至3月末,“常绿贷”产品共支持企业73户,发放贷款8.42亿元,贷款余额8.39亿元。2023年4月,成功发行常州首单绿色金融债券,规模5亿元,募集资金用于精准支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共涉及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12个具体绿色产业项目。在绿色投资上,推出“淳富低碳C2111期01”产品,为新能源科技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赋能,促进节能减排。该产品荣获“GF60绿色金融奖—最佳创新实践奖”,规模1.5亿元。

聚焦“双碳目标”,助力节能减排降污。围绕地方资源禀赋,积极支持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2023年,成为江苏省首批获得碳减排资格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成功落地江苏省内农商行首单碳减排支持工具再贷款资金2244万元,精准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2023年累计投放碳减排重点领域贷款6.42亿元,累计获得低成本再贷款资金3.85亿元,贷款带动二氧化碳减排量25.94万吨,碳减排效益显著;截至2024年3月末,新增投放碳减排重点领域贷款15.11亿元。

践行支农支小

普惠金融深度发展

常州溧阳社渚镇号称“中国青虾第一镇”,拥有青虾养殖面积6.5万亩,青虾产业产值达8亿元,已建立11个千亩以上青虾养殖示范基地。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结合社渚镇青虾产业特点,深入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动战略,创新推出“青虾贷”专项产品,大力支持社渚镇青虾产品发展。

截至目前,该行“青虾贷”累计投放金额已超1亿元,惠及养殖户100余户。随着“金融活水”不断涌向青虾池塘,社渚镇青虾年销售额、亩均产量均逐年提升,品牌响了,利润多了,农民富了,乡村振兴自然水到渠成。

以江南农商行普惠金融活水浇灌出丰硕果实的故事在龙城大地比比皆是。作为全国首家地市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始终牢记地方法人银行的职责和使命,把支农支小和普惠金融作为首务己责,积极争做普惠金融排头兵,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实践者、推动者作用,持续提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融资可得性,积极发展面向老年人、农民、新市民、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等群体的普惠金融产品,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推动普惠金融深度发展,实现普惠金融成果共享互惠。

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打造“阳光贷”乡村振兴“一号工程”,年均迭代升级100余项产品流程,将“金融水龙头”接入千家万户,于2023年末实现体验户破百万户、贷款余额破百亿元。2024年以来,综合运用“整村授信”“整场授信”“整圈授信”模式,重点推进总分行联动评议提档升级工作,建档的520个行政村已完成352个村委再评议。至3月末,“阳光贷”用信余额155.4亿元,有余额客户7.4万户。通过“三权”抵押融资试点,开创“江南乡村安居贷”“乡旅E贷”“青虾贷”特色产品,打造雪堰镇、社渚镇、直溪镇乡村振兴示范点,支持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至3月末,涉农贷款余额766.7亿元,较年初增加77.5亿元,增幅11.3%。

链式助微支小。聚焦常州10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条重点产业链,打造“融E链”品牌,做强供应链金融服务,从行业地位、关键技术以及对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控制力等方面拓展核心企业,给予上下游企业信用贷款主动授信额度,开创小微企业批量授用信新模式。至3月末,已先后分30个批次认定核心企业1131家,完成评议并下发链属企业3.4万户,主动授信369.2亿元,新增用信客户5042户,新增用信金额171.8亿元。

服务好新市民。开设“阳光新市民贷”专项产品,解决新市民经营、消费各领域“急难愁盼”问题,推出“常新享”新市民专属借记卡,在197个网点开立新市民金融服务专属窗口,2023年发行3期新市民专属储蓄存款产品,助力常州打造“六个常有”民生服务品牌。至3月末,“阳光新市民贷”余额6.8亿元,发行“常新享”借记卡4.6万张。

支持创业群体。丰富创业类贷款体系,提供就业支持,与市人社局、总工会、妇联、共青团合作,设立富民创业贷、工会创业贷、妇女创业贷、青年创业贷。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创业贷款3亿元,2023年带动就业1.6万人。

健全服务体系

养老金融加快发展

近日,一位82岁的老年客户将一面印有“细心护老 用心关爱 耐心护老 倾心服务”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支行,对他们践行“客户至上”服务理念、真诚服务老年客户的表现给予高度的认可和赞扬。

“江南银行服务态度真好,丝毫没有因为我年纪大、资金少就区别对待,对我又有耐心又用心。”老人说,事发当天,她有一笔4万元存款到期,想再买个其他产品,但腿脚不便,就打电话到网点咨询。“没想到副行长亲自来接我,办业务时,她发现我只会说方言,就放慢语速、逐句为我翻译,还教我解决手机方面的难题,办好4万元存单后,再送我回家。真的很感谢他们,以后我就认准江南银行了。”

一叶知秋。近年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积极贯彻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要求,积极投身于国家“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建设,以金融助力养老保障事业发展,通过养老金融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全方位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效能。

为着力提升全行适老化服务水平,切实满足老年客户金融需求,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在全行开展了“适老服务便利化”专项行动,通过网点适老化改造、员工适老化培训、系统适老化升级、延伸适老服务触角等方式,着力构建尊老、爱老、敬老、适老、助老的长效金融服务体系,为广大客户提供便捷、高效、温暖、贴心的金融服务。

在加快机具适老升级方面,在机具功能上开展“适老化”再造——全国首创远程银行服务,仅需说话就能办理业务,显著提升数字化金融服务对老年客户的可及性,优化智能机具操作界面;图文结合、字体放大,识别老年客户自动跳转“简爱”界面,满足老年客户业务习惯,上线机具办理存折、存单功能,有效缩减“数字鸿沟”。

在提升厅堂服务能力方面,组建助老服务队伍,对老年客户实行“一对一”“手把手”“心连心”的全流程服务,对行动不便、需要特殊照顾的老年客户,及时开展上门服务,让老年客户实实在在享受金融便利。

在开辟特色金融产品方面,从“家门口”衣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等银发客群痛点需求出发,深化建设全渠道金融服务,利用“政务、村务、商务、金融服务”四务融合机制,在智慧医疗、智慧食堂等场景银行建设上,主动先行先试,争取首创首成,努力开辟特色化养老金融新路径、新模式。

2023年以来,该行响应《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通过金融力量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以天宁区茶山街道“龙城灶 茶饭小馆”打造标杆社区助老食堂为契机,将“助餐+反诈公益讲座+资产保值增值+健康保障、关爱交流”等非金融服务与智能化社区食堂融于一体。截至目前,“龙城灶 茶饭小馆”已完成15.04万笔订单,日均服务1652人次,各社区食堂项目注册用户已达5.14万人。

科技引领赋能

数字金融协同发展

“这个‘信用就医’真是太方便了,从挂号、看诊到最后取药,全程只花了近20分钟,完全不用排队缴费!”市民潘先生听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志愿服务者的推荐,体验了我市就医信用无感支付平台“信用就医”后,啧啧称赞。

据了解,潘先生点赞的平台正是江南农村商业银行配合常州市医疗保障局建成的全省首个“门诊+住院”信用就医服务平台。使用该平台,平均可为每位患者节省近60%的就诊时间,真正实现了“先诊疗、后付费、免押金、省时间”。至2023年末,已签约用户20.5万户。

这只是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以金融科技为引领,加快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深化信用大数据应用,协同发展数字金融,“智”造美好生活的众多成果之一。

为推进数字金融建设,该行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夯实科技基础能力,为数字金融发展固本强基。目前,全行拥有科技人员1300余人,其中研发条线人员占比85%;科技自主研发能力呈持续上升之势,占比达30%,较2022年提高5%;全行科技投入呈逐年上升之势,2023年科技投入超6亿元。

通过强化金融科技手段运用,搭建数字化服务桥梁,提升数字化业务能力。除传统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外,更进一步深入满足客户需求,整合服务能力,推出“江南智薪、江南企财、现金管理平台”三大工具,为企业用户提供收付结算、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以及人事管理、数字化办公等非金融服务,当好客户的“云管家”。目前,“三大平台”累计签约2.2万户,累计交易量1.2万亿元。在零售、公司、资金、互金四大业务板块,打造数字人、企业微信裂变式营销平台、数字人民币等重点项目,手机银行数字人搭载智能客服、智能推荐AI功能,裂变式营销平台用户数141万,实现业务转化9.3万笔、金额73亿元;数字人民币成功对接5家2.0运营机构,增加数币商户2.02万家。

依托金融科技,该行加速金融场景建设,深化与各级政府部门合作,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政务等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方面持续加码智慧建设,使服务触角得到进一步有效延伸,让智慧化服务更多惠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如建成全省首个“门诊+住院”信用就医服务平台;落地全市首个“医保便民服务点”,实现医保业务“就近办”各网点全覆盖,累计办理业务82.3万笔;率先在旗下各网点实现医保业务“就近办”全覆盖;成为常州唯一“智慧医保”惠民就医线上结算项目合作银行,已实名认证用户101万户,累计交易255万笔2.6亿元;上线“智慧药店”,成为常州唯一一家提供药店ERP管理并实现资金归集的银行。该行搭建的“智慧食堂”金融场景,亦走进了众多社区、学校和企业。

数字金融深刻改变着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逻辑的同时,也对银行传统的风险管理架构、流程进行了重构,提升该行的风险管控能力,为该行的核心竞争力赋能。以“云信贷”数字化信贷管理体系为例,已实现从客户准入到贷后管理的全面线上化、自动化、无纸化,成功将信贷条线各岗位职工从繁重的案头工作中解放出来。开发内部通讯工具“数智江南”,实现信息管理闭环,保障数据和文件的安全流转,助力保障地方金融稳定。建设了集中化、线上化风险处置流程,结合出云信贷及周边平台的通用风险处置流程,形成贷后管理日常工作管理闭环机制。2023年以来,已新增贷后风险模型投产15个,风险模型准确度达到40%,信贷风险预测命中率达到30%,信贷风险预测覆盖度达到35%,持续提升数字化信贷风险防控能力。

近年来,通过金融信息化、数字化创新,该行取得了一批金融科技课题成果和个人荣誉,其中软件正版化荣获“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于2024年通过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5级认证。

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庄广强表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该行将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聚焦“532”发展战略、“两湖”创新区和新能源之都建设,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争当服务地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贡献更多江南力量。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