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版:要闻
2024年06月11日

坚持修轮椅十年,把一个人的志愿服务做成一群人的公益项目

“轮椅医生”有求必应,轮椅维修不再难

□本报记者 于远航

“来了!”6月1日上午9时30分,在轮椅维修铺门口的陈志坚见等的人来了,熟稔地打着招呼。来人点头一笑,操作牵引着轮椅的电动车头减速。待他停稳轮椅并卸下牵引车头,陈志坚把维修铺里的备用轮椅推到他的轮椅边靠紧。等陈志坚帮忙锁好两辆轮椅的刹车后,来人屏住一口气,双手撑住轮椅扶手,慢慢支起自己的身体,几次调整尝试后,终于挪到了陈志坚推来的轮椅上。

这家轮椅维修铺在腾龙苑东区19号楼一楼,店内堆放着各类轮椅配件,其中以轮椅的前后轮居多。陈志坚找出2个全新的后轮外胎放在桌边。10时许,与陈志坚约好更换轮椅轮胎的赵晓东来到了修理铺。陈志坚把需要更换轮胎的轮椅推进店里,扶着桌沿缓缓蹲下,左右观察了一下轮椅的构造,然后轻车熟路地按了下后轮自锁卡扣,将后轮拆了下来。再从工具架上挑了个鲤鱼钳,把外胎的边缘从轮框里挑出来,伸出手指从缝隙中抽出轮胎的内胎,最后卸下已经磨损的旧外胎,重新装上了新外胎。

检查确定安装没问题后,陈志坚从维修铺的角落翻出个“宝贝”,接上轮胎的打气口,按下开关键后,这个“宝贝”便开始工作,自动给轮胎打起气来。“前段时间买的电动打气筒,比之前手动的方便多了,还能自己设置充到什么程度。”陈志坚说。

陈志坚是肢残人士,也是常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的日常出行依靠轮椅。早在2014年,有过修理店工作经验的陈志坚就开始给自己和身边的朋友修轮椅。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买回来的轮椅无处维修”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日常维修轮椅并不困难,轮椅的主要结构不容易发生损坏,大多数维修只需要更换轮椅的前轮与后轮,和给自行车换胎没多少差别。轮椅无处维修,主要还是因为会修的人没有相应的配件,没法修。”陈志坚说。网购的轮椅配件质量参差不齐,还有些轮椅的配件无法通过网购获得,为了备齐轮椅维修所需配件,他与多家生产轮椅的厂家取得联络,从厂家直接购买配件,解决了配件的货源问题。

2014年至2021年间,怀揣着一颗想要帮助更多依靠轮椅出行的残疾人与老年人的爱心,陈志坚与朋友周老师共同出资购买了轮椅配件,并对外公布了联系方式,由陈志坚免费为有需要的人维修轮椅。

“据常州残联统计,全常州目前领证的肢体残疾人有4万多名。加上年老体弱的老年群体,使用轮椅的人群数量在增加。近几年,他们对轮椅维修的需求,也受到广泛关注与扶持。”陈志坚说,2022年起,在常州市残联的大力支持下,他把轮椅维修打造成“助你出行”江苏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公益助残项目,由东海证券在他的维修铺设置爱心助残点,出资购买服务。

有了资金、场地、人员支持,陈志坚维修的轮椅数量也大幅增长,由最初的一年修几十台,到2022年修100台,2023年修250台。“今年我们计划维修300台轮椅。”陈志坚说。

随着需求的逐步增加,陈志坚也把服务向各残疾人之家、残疾人托养机构、残疾人康复医院和社区残协延伸,全市轮椅维修点位也增加至12个,每个维修点至少有一名志愿者协助陈志坚维修轮椅。

没有上一篇了... ... 从源头治理向“三水”统筹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