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版:要闻
2024年06月22日

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迎战强降雨

暴雨如注,全城行动保畅安

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迎战强降雨

高岷摄

高岷摄

高岷摄

全市汛情总体平稳

本报讯(郑雨露 常防指) 6月21日,我市发布入梅后首个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强降雨集中区域的部分地区出现短时积水,全市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妥善处置,未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积水情况。截至21日11时,全市汛情总体平稳,暂无灾情、险情上报。

目前,全市江河湖库水情总体平稳。截至21日11时,新大运河常州(三)站水位3.8米,低于警戒水位0.5米;丹金漕河丹金闸站水位 3.57米,低于警戒水位1.43米;长荡湖王母观站水位3.57米,低于警戒水位1.03米。

全市,筑牢防洪保安屏障。市水利局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及时排涝行洪,入梅以来入太湖、入江水量总计1793万方,全市有24座小水库(重点塘坝)正在泄洪。市水文局对降雨可能导致的水位变化、洪水演进趋势进行分析,为水利工程调度提供依据。市发改委加强巡查和值班值守,对直管人防工程(唐家湾、青少年俱乐部、延陵西路地下过街通道、兰陵地下过街通道)进行突击巡查。市应急局加强对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危化品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工作,防范因强降雨引发事故,协调6支专业抢险队伍、14支社会力量做好备勤工作,及时开展灾情调度工作。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接到求助警情16起,纠纷警情1起,交通警情2起,相关部门正在抓紧处置。市住建局出动巡查人员200人次、车辆80台次,巡查低洼地、下穿式立交桥、地下通道等区域设施45处,共发现问题隐患9处,已及时消除9处。市交通局组织召开了防汛抗旱工作紧急调度会,加强了汛期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防护。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常州三农公众号”发布防范应对暴雨和强对流天气保障夏种夏管和农业安全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开展灾情调度工作。市文广旅局及时将天气信息转达至各级,指导景区暂停景区室外游乐设备,与天目湖山水园等涉水景区保持互联互通,针对防汛重点的景区点位加强巡查,目前情况正常。

目前,全市共储备沙袋413.1万只、块石25205吨,发电机组、排水泵、移动泵车、冲锋舟等装备1500余台套,移动(发)电站11座,防洪挡水板、挡水子堤等3285米。全市共有防汛抢险救援专业队伍22支1000余人,常州军分区、武警、消防等抗洪抢险力量50支2150人,不少于30人的镇(街道)应急综合救援队伍共65支。各成员单位严格值班值守,全市1900余名灾害信息员在岗在位,加强天通卫星电话使用调度,确保极端情况下能发挥作用。

应急:抢险救援准备充足

本报讯(黄洁璐 应急轩) 当前,正值梅雨时期,防汛工作正处在关键期。记者昨天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全市应急管理系统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正从严从实做好防汛应急抢险救援准备工作。

在救援力量统筹上,全面落实自然灾害领域应急救援专业骨干队伍建设规划,市、区应急部门分别组建防汛抢险专业队伍6支439人;协调常州军分区、武警、消防等抗洪抢险力量合计50支2150人;具备水上救援能力的社会力量14支160人,可随时调度参与应急救援。强化灾害快速响应和先期处置,统筹推进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市共组建不少于30人的镇(街道)应急综合救援队伍共65支,有效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和水平。

在抢险物资准备上,全市应急系统现有发电机组、排水泵、移动泵车、冲锋舟等装备约360台套。同时,组织开展抢险物资协议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已协调15家企业落实了救援艇、挖掘机、装载机、排水泵、发电机组等抢险救援装备物资。会同发改部门做好生活保障类救灾物资储备,市本级现储存帐篷、折叠床、衣被、照明灯、应急包等救灾物资83大项4.3万件。截至21日,积极争取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350万元,购置无人机、生命探测仪、冲锋舟、发电机、应急照明等装备60余套。

此外,全市1900余名灾害信息员已全部在岗、在位,确保灾情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市应急管理局将进一步做好救援救助准备,加强北斗天通卫星电话使用调度,确保极端情况下能发挥作用。在重要时期协调抢险专业队伍实行备勤,根据汛情险情,及时前置抢险力量。

农业:24小时值班 严防旱涝急转

本报讯(郑雨露 常农宣) 6月21日,我市普降暴雨。当前正是水稻栽插和小麦收购的高峰期,市农业农村局提前加强防汛措施,防止强降水带来的旱涝急转,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昨天,在天宁区青龙街道武城村,插秧机趁着雨小的间隙冒雨工作。武城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3台机器每天能完成约6.7公顷水稻田的插秧工作,今年全村共有73公顷水稻田,前期针对梅雨季节已做好防汛防风措施,所有插秧工作大概一周就能完工。”

进入梅雨季,我市降雨明显增多。当前,正值夏种夏管关键时期,降雨有利于补充塘坝蓄水量、改善土壤墒情,利于夏播作物播栽,但强降雨也易延误水稻、玉米、大豆等的播栽进度,同时造成已播栽田块缺苗倒苗、肥料流失。目前,我市农业部门已积极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指导农户加强防汛防风措施。

市农业农村局提醒广大农户,水稻田雨后要及时调控水位,防止漂秧等情况发生。要加固大棚骨架,防止大风刮损,加强雨后肥水管理,增施恢复肥、转化肥及生长调节剂,促进作物恢复。出现旱情的丘陵山区要抓住降雨的有利时机,及时抢墒、造墒、补墒播种,加快夏种进度。已播的旱作田块及时清沟理墒、疏通沟系,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目前,我市农业部门已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抗旱值班制度,保证通讯信息畅通,遇有紧急情况可立即妥善处置并上报情况。一旦发生灾害,将及时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一线,调查受灾情况,指导农民群众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减少因灾损失。

万余环卫工人冒雨保畅通

本报讯(何小伟 蔡晓丹 秋冰) 6月21日,短时间内的强降雨给城市排水系统和环境卫生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突发状况,市城管环卫部门吹响集结号,全市近万名环卫工人冲锋在一线,冒雨保畅通,确保群众生活安然无恙。

暴雨期间,环卫工人身着雨衣,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及时排除道路上的积水,清理垃圾和杂物。他们不仅关注主干道和主要交通节点的畅通,更深入背街小巷和居民小区,疏通雨水篦、窨井,清理收集路边散落树枝、树叶,确保道路排水畅通。同时,对公厕、生活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场(厂)等环卫基础设施的重点部位,进行全面巡查,全力做好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工作,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据悉,为应对极端恶劣天气,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中心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对各项防范应对措施再细化再落实,指导并组织全市环卫部门储备应急物资,对作业车辆和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维护,保障全市居民的正常出行和城市市容整洁有序。

公安:全力疏导保畅通

本报讯(顾燕 汪磊 何嫄) 我市公安部门以“雨”为令,迎“汛”而上,第一时间投入疏导交通、防汛保障、隐患排查等工作,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

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快速响应,对城市主干道、高架、匝道等重点路段和重点路口开展交通疏导和事故快处,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及时对下水道管涌堵塞、排水沟不畅等进行清理。同时,在排水口增加警示桩,消除安全隐患。

昨天,有车辆因涉水出现故障,交警迅速帮助推行车辆并转移到安全地带。部分隔离护栏被刮倒影响交通,交警闻迅进行清障。骄龙铁骑也及时响应,对突发情况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在地道积水路段,民警放置警示桩、警示牌指挥车辆绕行,引导群众走积水较浅处通行。社区民警深入辖区查看汛情,监测预警,排查防汛漏洞。水警部门对市区等级航道以及市区两级管理河道的河堤、驳岸、排涝口等进行了安全巡查。

市气象台连发两预警

本报讯(其相 庄奕) 昨天,我市气象台分别于7时58分、8时38分接连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和黄色预警。据市气象台统计,至当天下午3时,过去24小时常州、金坛东部、溧阳北部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它小到中雨。三地最大雨量分别为常州洛阳镇143.5毫米、金坛指前镇160.9毫米、溧阳别桥镇121.7毫米。

根据最新的天气形势分析,22日,我市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暴雨,局部大暴雨,市民尽量居家不要外出,如果要出门,一定要关好门窗。23日,雨势会稍有减弱,局部仍有大雨。

排水:全力保障道路 无积水

本报讯(郑雨露 杨宽 王一瑜) 6月21日,我市突发强降雨,市排水管理处在早上6时30分就启动雨天道路巡查,全力保障城市排水畅通和道路安全。

据了解,目前市排水管理处已出动各类巡查、应急保障人员250人次,巡查及抢险工作车辆43辆,巡查市区260余条城市道路和下穿式立交隧道,全力保障城市道路无积水。巡查排涝工作将持续到雨停。

市排水管理处的城市内涝防治智慧监测监管平台也在为城市防汛保驾护航。这套智能化应用系统覆盖监测、监管、预警、应急等各环节,可保障所辖市政道路、立交地道不发生积淹水情况。

截至目前,市排水管理处管辖范围内的22座下沉式立交泵站、龙城大道隧道泵站、260余条市政主干道路排水通畅,市区未发现大面积积水。

港华:成立防汛小分队 应对暴雨

本报讯(高俊宇 朱玲云 秋冰) 6月21日,常州港华按照《防汛调度指挥方案》充分准备应对暴雨,截至下午3时,接受市民各类咨询和维修近500个,与平时基本持平,市区所有燃气管网场站设施均运行良好。

据介绍,常州港华专门抽调了各相关部门的精兵强将,成立了4支防汛小分队,在关键时刻尽职守护市民的安全用气。4支小分队分工明确,第一小队负责关注管网设施安全运行,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巡护,并关注河水上涨程度,防止船只对桥管的碰撞。尤其对前几年曾经受淹的2处调压器,提前加装了防洪板,以防内涝。第二小队重点关注客户端的用气情况,抢修小组成员时刻待命,随时准备出动解决内涝对客户用气的影响。第三小队重点关注公司内部重点部位安全运行,对各天然气场站、加气站等地进行排查摸底,随时准备组织排涝排水。第四小队是应急队,主要负责组织调集预备抗洪力量,以备突发抢险作业。

公园:暂停游船等露天活动

本报讯(蒋琪 秋冰) 21日,针对暴雨天气,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立即行动应对,确保全市公园畅通安全。

针对各公园下水管道和淤泥较多的沟渠,公园管理部门迅速组织各公园在广播系统循环播放注意事项,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并尽量劝离游客;对部分高大乔木和室外物件进行临时加固;合理安排公园值班值守,备足备好应急物资,应急处置队员24小时随时候命。同时,公园管理方实时关注园区水位,做到定时上报,并使用排水泵及时控制水位,对园区内积水、树木倒伏等情况,及时进行清理处置。

据悉,为应对恶劣天气,我市各公园暂停露天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暂停游船等经营项目,并临时关闭各公园易受大风暴雨影响的危险区域。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