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版:综合
2024年08月05日

干护理,谁说男子不如女

长护险试点下金坛3名男护理员的故事

□本报记者 杨成武

通 讯 员 葛珺 金世堂

我国于2016年开始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简称长护险),将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纳入保障对象,重点保障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

两年多前,我市被纳入全国试点城市,在全市范围推行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护理员队伍也随之迅速扩大。而目前,护理员队伍中男护理员较少。近日,在金坛区,记者和几位男护理员深入沟通,了解了他们的故事。

冯荣军:“我把老人当长辈。”

“感谢政府提供的就业岗位,我又找到了力所能及的工作。”说这话时,冯荣军满怀诚意。他今年51岁,从事长护险护理工作整整两年。他原先是装卸工,左手在吊卸事故中受伤,治疗后康复,但不宜再做重体力活。

长护险服务对象,多因年老、疾病、伤残而导致失能,经评估分中度和重度,中度的每月上门生活照护5次,重度的9次,每次照护2小时。冯荣军非常珍惜这个工作机会。

“重度护理对象,大多长期瘫痪在床,助浴、压疮预防时需要抱起来,没有一点力气不行,这就是我们男护理员的优势。”冯荣军说,有些老人开始不习惯外人介入他们的生活,但他始终把老人当长辈看,隔阂也就慢慢消除了。

家住儒林镇五叶村的袁金福81岁,只能平躺,一旦仰身血压就会陡降而导致昏迷。冯荣军每次预约上门服务,既小心又贴心。今年年初,袁金福老伴到常州手术住院一个多月,都是冯荣军天天上门,为在家的袁金福老人做饭、洗衣。这让老人的子女也很感动,说有了冯荣军无微不至的照料,他们才能安心在外工作。

向云君:“需要我做些什么?”

“做护理工作,要充分尊重护理对象,并以他们为中心,这样就好相处得多。”这是向云君近两年来的最大体会。

向云君今年59岁,在外做过10年木工,回来后在儒林街上开了20年建材店。后来考了护理证,到金坛人民医院做了4年护工,照料术后病人,积累了一定的护理经验。

经人介绍,向云君重新考得长护险护理员证,定期参加医保、民政及四世同堂等组织的护理员培训,从此在家门口就业。他现在居家上门服务12名失能对象,其中中度5人、重度7人,以男性为主。

“起初上门时,他们大多有抵触情绪。”向云君说,被服务对象长期瘫痪在床,心情郁闷,但只要耐心沟通,就会慢慢被接纳。“不是我来想干什么,而是您需要我做些什么。”

儒林镇柚山村有位88岁的史奶奶是失能老人,第一次见到上门的向云君,她90多岁的老伴当即说:“怎么是男的?男的会干什么?我们不需要!”向云君没有与老人争辩,而是一刻不停地为他们量血压、剪趾甲,然后再清洁居室。经过几回接触,两位老人每次预约后便盼着向云君上门:“真没想到,你比女护理员做得还好。”

岳国明:“乡里乡亲更要服务好。”

66岁的岳国明则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回村后,先后担任过大队长和村书记。他的护理对象中,很多是像他一样的退役军人,属于重点优抚对象。

两年多前,岳国明的老母亲在家中摔伤,住院手术后在家康复,在与兄妹轮流照顾过程中,岳国明学到了一些护理知识。邻居孙玉芳已做护理员一年多,手上接的单子有时来不及做。她了解岳国明的为人,在家孝顺母亲,对外待人真诚,便竭力引荐他做同事。

其实,岳国明在五叶街上有栋4层楼房,简单开个棋牌室,每天也都会有进账,但他不愿意。他认为找点事做才充实,便考取证书成了一名居家养老护理员。

当过兵的人与当过兵的人接触,容易找到共同语言。每次预约上门前,他都征求老人的意见,问清他们需要生活照料服务的内容,进门完成工作后,总会腾出时间与老人交谈聊天,提供精神关爱服务。

“现在国家的政策好啊,定期派人帮我们做这做那。”家住五叶集镇水香苑的老人宋金凤说,岳国明当过村干部,能放下架子做事,不容易。只要老人有需求,他都会帮助解决。

没有上一篇了... ... 常州企业获百万美元“奥运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