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全会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鲜明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作为全市创新之核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军,常州科教城拥有丰富科技、教育、人才优势,理应为全市锻造新质生产力“当示范、作表率”。常州科教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学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要求,找准切入点、下好先手棋,大力实施“五大工程”,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力人才队伍建设和产学研成果转化,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实施科技创新强基提升工程 筑牢筑实发展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精辟论述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近年来,科教城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加快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加速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建设,加快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龙城实验室已完成基地建设,机床整机精度保持性加速测试装置投运,开发出机床精度退化历程多源信息监测系统。目前,实验室正在申报江苏省实验室。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公共研发机构运行机制改革,激发公共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活力。科教城迅速落实市委“加快科教城创新平台改革”的指示要求,目前,南大研究院、中科智能院、江大研究院、常州数控所4家院所已完成平台公司注册并签订共建协议,常州先进所、湖大研究院、北化研究院、大连理工研究院4家院所初步完成体制机制优化提升方案,公共研发机构改革进入“加速期”。
推进合成生物、人工智能、商业航空航天重大研发平台建设。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合成生物智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南大研究院、常州大学合成生物公共检测及概念验证服务平台即将投用。元石(常州)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正式运营。
实施产学研协同联动工程 打造协同创新生态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产学研协同发展对于高效衔接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科教城持续优化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合作方法、拓宽合作渠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做强产科教联盟平台。强化产学研合作,推进产科教联盟建设,续优化线上服务平台,不断完善线下服务网络,常态化开展科技长征,积极参与“名城名校合作行”,开展高校院所及企业的双向技术成果对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做好高层次人才“双岗互聘”。常州市委在“新春第一会”上对科教城提出“推动高层次人才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双岗互聘’”的要求。科教城按照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遴选1000名市内外高层次人才,在全市高科技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之间开展兼职互聘,探索“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
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机制,加速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应用,提升服务全市产业发展的能力。上半年,园区高校院所服务常州企业908家,同比增加31.4%,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额4.805亿元。健全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协助凌越、宏发纵横、万帮等创新主体开展海外专利布局,以咨询指导、侵权判定等形式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11件。
实施产业培育增势赋能工程 凝聚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教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通阻碍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卡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加大科技招商力度。紧扣我市“1028”产业体系精准招引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高端人才和项目,围绕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方向,快速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优质项目,抢先布局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领域新赛道。上半年累计引育高质量项目69个。
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充分发挥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公共研发机构孵化功能,加快在园科技企业的梯度培育。上半年,新增国家“双软”企业6家;获评省“专精特新”企业7家、市“专精特新”企业11家;新增三星级以上上云企业9家。
积极做强科技服务。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加力集聚天使基金、种子基金入驻科教城,积极培育耐心资本。加快推进重点企业股改上市,上半年天佑路航等5家企业达成股交中心挂牌意向。加快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上半年招引科技服务平台项目2个,TUV莱茵碳足迹检测认证服务平台,将为常州“新三样”产品出口提供碳足迹核算、第三方认证服务。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工程 聚力打造人才新高地
创新驱动靠人才,人才培育需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当前,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仅是对现行人才政策的优化升级,更是对未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远布局。科教城凝心聚力抓好“第一资源”,进一步创新政策、完善机制、优化生态,加速打造有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区。
突出重大载体集聚人才,围绕龙城实验室建设,吸引一流科技领军人才;提升园区研发机构活力,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发挥园区高校高端人才承载功能,集聚高水平研究人才。聚焦科技招商引育人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高质量项目集聚领军型创业人才。紧扣项目评用人才,以人才项目为牵引,完善青年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拓宽渠道引聚人才,加强与“人才科创集团”协同,发挥国际合作机构作用,常态化开展海外引才。优化生态服务人才,开展差异化人才政策创新,构建高品质的国际人才社区,建立人才开放交流机制,持续营造开放包容科技创新生态。上半年,科教城引进各类人才1090人,引进博士101人,引进国家级人才9人,其中院士4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优青1人、海外优青2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B类专家1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0人。
实施高职教育提质培优工程 推动高职教育由大变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科教城站在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上,积极推动产教融合,着力形成科教产融创高效协同创新体系。
推动高职院校提档升级。全力支持信息学院升格本科层次职业学院,推动高职院校加快特色发展,2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5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均顺利通过国家“双高计划”收官升级验收。支撑常州大学高水平建设。推动常州大学聚焦科技前沿,建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新技术转化的重要基地,形成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上半年,常州大学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晋升至第149名,共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2‰。
推动高校赋能重点产业发展。建立健全专业跟着产业走的动态调整机制,提升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适配度。围绕服务新能源之都建设,今年,科教城高校新增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等4个新能源专业,持续推进5个新能源产教融合共同体和1个合成生物共同体建设。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合成生物产教联合体、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新型电力与高端装备产教联合体入选2024年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积极推动政、校、企共同建设新能源、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方向产教融合型公共实训基地,争创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专家视点
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执行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王永青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作为市委、市政府实施“532”发展战略打造的区域产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验室快速发展,实验室将在建设高能级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支撑产业创新这三个方面上持续发力,着力打造智能制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建设高能级平台,强化科研“领先度”。高能级平台需要战略级科学任务。龙城实验室提出的“工业母机精度保持性的快速测评”经过129位院士和专家评审,成为中国科协发布的2024十大工程技术难题,研究机床精度保持性理论方法体系,实现工业母机领域原始创新和战略技术突破,意义重大。高能级平台需要高端科技资源。实验室积极融入工业母机“国家队”,积极参与中国机械总院集团牵头组建的国家工业母机创新研究院创新体系,与通用技术机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平台建设合作。高能级平台需要领军人才。实验室创新高端人才聘用制度,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与机构的紧密合作,建成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实验室组建了130人的专兼职科研团队,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人才9名,国外科技专家2人。
促进成果转化,跑出应用“加速度”。实验室建立依据技术成果就绪度(TRL)分类的团队和成果转化引进机制。围绕产业共性技术,组建公司化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通过“拨投结合”引进成果团队联合设立产业化项目公司,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室加快与常州大学共建的工业母机工程研究院建设和运行,努力将研究院打造成为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于一体工程技术研发机构。
支撑产业创新,提升研发“辐射度”。实验室的科研工作首先要“立地”,要求实验室以帮助企业解决创新需求为首要任务,推动常州智能制造产业走向高端。其次是“顶天”,实验室的代表性科技成果在国际上要占有重要、领先的位置。2024年,实验室依托牵头组建的常州市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创新资源的汇聚整合”作用,深度挖掘企业需求,加强和企业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实验室坚持“立地顶天”,将以建设国际知名的工业母机精度保持性理论、技术、测试装置研发基地和高端装备与工业母机研发基地为目标,支撑一批智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高端装备与国家工业母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塑造创新中心新模式 拥抱人工智能新未来
元石(常州)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推进各类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这,正是我们成立元石(常州)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的初衷。可以说,创新中心从诞生之日起,就怀揣着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常州产业生态的愿景。
在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的指导下,我们创新性地采用了“基金+基地+高校合作”的孵化模式,这一模式不仅为创新团队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其提供了科研和产业化的基地。同时,我们通过高效的合作机制,促进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创新中心计划每年吸引5个创新团队入驻,预计在未来4年内,将有20至25个团队加入我们的创新载体中,通过基金投资带动企业发展,推动重点孵化企业实现从0到5000万元营收的飞跃。
创新中心选择落户常州科教城,是我们整个团队考察后作出的集体决定。去年2月,我们实地考察,详细了解科教城内科研院所和科创企业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联合创新等情况。我们认为,这样的园区,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还有多个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比较适合创新中心的成长和发展。
果然,我们一到科教城,就感受到了常州对创新创业者周到热情的服务。从项目启动到投入使用,常州科教城团队仅用了45天时间,就高质量完成了创新中心各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保证我们的研发团队可以在这里以最先进的行业标准和环境,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研发工作。
我们也用实际行动高效率回馈常州科教城。自入驻常州科教城以来,创新中心累计引育孵化了8个高科技项目,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关键软件智能安全联合实验室项目、北京交通大学的无线网络孪生路测系统项目等。这些高科技项目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也为常州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创新中心将继续秉承开放、协同、高效的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和省的相关政策,按照常州“1028”体系布局,不断探索“人工智能与未来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境界。我们将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创新生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同时,我们也将深化与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将创新中心建设成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联合研发平台及人才培训基地,更好地赋能“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