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维娜
通 讯 员 龚青轩 邹宇豪
青年众创空间、青年众益空间等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实现镇街全覆盖;塔群式建立网上青年社群23个,联系覆盖团员青年2万余人……这是团市委推动共青团基层改革,强化基层团组织建设诸多举措的单科“成绩单”。
近年来,针对团员青年在参与基层治理方面意愿和动力不强等问题,团市委以我市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为契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自上而下探索建立“青年参与、公共关注、基层支持”的青年实践制度,努力为党做好青年工作,激活基层治理的“青春密码”。
“全民反诈,你我同行。”8月24日,记者走进新北区三井街道河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看到不少居民正在观看大厅宣传屏上播放的防诈宣传视频。视频中的反诈网格员并非“真人”,而是以团员曹炀的形象为蓝本,借助AI技术生成的“数字人”。
三井街道河海新村是个老小区,常住居民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过20.4%,做好老年群体的反诈工作尤为重要。以往,社区宣传反诈知识往往依靠制作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社区里的老年人看不清、读不懂。为让反诈宣传效果最大化,社区的团员们集思广益,联合嘉壹度园区内企业资源,在电梯、小区LED宣传栏等人流密集度高的区域投放“数字人”反诈宣传视频,通过“身边青年说身边事”的方式,加深社区居民对反诈的认识。
“‘数字人’的影音数据库已经创建完成,后续只需要输入文本就可以自动生成视频,快捷高效。”河海社区团总支书记邹宇豪告诉记者,通过“数字人”宣讲等青年助力工作,社区内已实现3个月“零案发”。
闲置的绿化带在小区退休“园艺教授”金逸平和团员志愿者的打造下,变身“花草病房”,邻居们的“病危”植物在这里重生;网格党群直通站在小区“旭昌电管家”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协助下,变成“一米集市”,日常开展便民服务;废弃快递柜在青年团员杨莉莉的策划下,摇身成为老物件博物馆,重现昔日时光……
2022年以来,河海社区以“青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为抓手,坚持以“党建带团建”,整合辖区内青年和共建单位青年党员、青年教师、大学生团员以及专业社工等资源,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作用,持续加强青春服务项目覆盖面,探索青年参与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350余支,培养青年志愿者2.5万人;依托社区建立团属社会组织43个,开展各类服务覆盖青少年10万余人。
年轻人在为社区发展添砖加瓦,社区也在热心关注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需要。
“90后”王强是常州经开区遥观镇剑苑社区商圈的一名骑手,之前他工作的站点是在一个狭小的车库里。社区团委了解情况后,结合多方献策,决定打造骑手驿站。
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外观设计是具有常经开特色的时代火车头,在遥观镇剑苑社区诚信商圈广场,“常有众扶·爱心驿站”非常醒目。驿站内,微波炉、医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
“驿站设置了饮水机、微波炉、冰箱、空调等设施,最近高温还提供盐汽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消暑物资,感觉很贴心。”现在,跑单之余,王强就会和同事们到驿站休息。
主动了解青年需求,持续关爱新业态青年、商户青年,剑苑社区积极搭建青年服务平台,发动青联委员企业在街区共建了常有众扶·爱心驿站,新建和美先锋骑士驿站、“常精灵”先锋骑士志愿点,打造一批青年人友好活动空间和社交场景。
骑手的事社区管,社区的忙骑手帮。据了解,剑苑社区范围内有2个外卖站点、骑手120余人,每月客单总量14万单,“骑手群体”可以利用自己走街串巷的优势,对小区存在的隐患和矛盾“随手拍、随手报”,成为社区治理的“新力量”。
“基层社会治理离不开青年的参与和贡献。”剑苑社区党总支书记沈澎澎介绍说,目前社区已邀请青年外卖骑手加入商圈群防群治队伍,鼓励外卖小哥成为社区的“眼睛”和“耳朵”,一边工作一边“找茬”。
计划开展“青春联建十百千”专项行动,促进直属团组织与50个青年发展型社群共建,推动市级青年文明号与1000个基层治理网格挂钩……8月初,共青团常州市委发布“团建赋能 让青春在助力基层治理中挺膺担当”实施方案,最大限度推动共青团各项工作融入全市基层治理大格局,激活基层治理中的各支力量作用,为基层治理吸引和汇聚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