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芮伟芬) “马路拉链”“城区内涝”问题如何解决?老旧管线、废弃管线如何处置?8月27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对《常州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进行一审,为城市隐蔽“生命线”有序建设和长久安全运行提供法治保障。
地下管线是保障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市地下管线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构成状况越来越复杂,“马路拉链”“城区内涝”等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2013年,我市颁布《常州市市区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办法》,构建了地下管线管理的基本制度,但由于管线主体不一、投资多元,相关法律法规内容不完整,地下管线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涉及部门和单位多,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难以形成管理合力;缺少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各种工程管线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矛盾;“重建设轻管理”,管理手段滞后,管理程序不规范;地下管线信息汇交率低,直接影响地下管线普查数据库的准确性;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地下管线运行管理的综合统筹和宏观调控缺乏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针对上述痛点、盲点,《条例(草案)》作出了制度性的安排,对我市地下管线的规划与建设、维护运行、信息管理、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规范,明确要加强地下管线全流程管理,强化管线信息管理,建立并实行管线迁移改建、老旧管线改造、管线废弃处置管理、施工掘路总量控制制度,提升我市地下管线管理能力和水平,助力我市全面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人民更满意的文明城市。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公开征求各方意见,全面深入调研座谈,对《条例(草案)》进行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