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垚 高岷
通 讯 员 赵玉涵
立秋刚过,常州经开区横山桥镇梁家桥村,流动的河水装点着村里白墙黛瓦的新农居,不远处的池塘内荷花盛开,水鸟翩跹,一幅江南“清水绕江南,美景入画来”的水乡风光跃然眼前。
“别看现在风光秀美,就在几年前,村子里的水塘还要我们来清淤呢!好在经过几轮水环境‘美容’后,这里改善了不少!”常州经开区横山桥镇河长办主任刘涛说,这几年梁家桥村围绕在“水”上做文章,提升了人居环境,带动了村民保护水环境的意识,梁家桥村也获批市级优秀小微水体。
水体与乡村共美
站在梁家桥村河畔边亲水平台眺望,河水清澈见底,河道宽阔通畅,不远处的景观步道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不少村民与游客在步道缓步前行,伴着耳畔淙淙流水声,惬意享受着夏末时光。
梁家桥枕河而建,村内小微水体资源丰富,早先村民多数从事水产养殖、莲藕种植等农业经营。“历史上,由于农业开垦、工业发展等原因,水体资源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常州经开区农业农村工作局河(湖)长制综合协调科负责人吴浩透露,2021年,横山桥镇开始实施梁家桥村水环境治理和提升工程,积极推进水环境,留住水乡美景,传承弘扬水文化。
“作为横山桥人,看到这水清河畅的风光,就像回到了小时候的家。”采风的摄影爱好者王洪国说。
“我们打造了景观堤岸步道,还兼顾雨水防涝、文化宣传功能,很受大家喜爱。”刘涛介绍,梁家桥村选择村景融合的“亲”水改造方案,村内荷花塘东北侧设立亲水平台,荷塘之间设立凉亭,供居民欣赏水景,河塘周边采用嵌草鹅卵石搭配仿古石板,打造自然的乡间小路。在做好景观建设的同时,对梁家桥村片区水系周边新建截污系统,将污水送入市政污水管网,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
乡情与文化共振
“各位小朋友,欢迎参观芙蓉水文化馆。横山桥镇芙蓉水乡,素有‘十万八千芙蓉圩’的美誉,人们嗦鲜螺、挖莲藕、摘菱角,享受着美好时光。”不久之前,横山桥镇芙蓉水文化馆梁家桥村开馆,以“千年芙蓉水一脉贯古今”为主题,分为“古时芙蓉湖治水造圩堤”“建国创伟业水乡惠民生”“循水促繁荣芙蓉谱新篇”三大篇章,讲解员志愿者梁羲龙以时间为脉络,将芙蓉与水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水文化馆的附近,是梁家桥村周刘家村宅改新房的落户地。“周刘家村片区地形独特、三面环水,村内大部分房屋建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梁家桥村党总支书记梁晓东介绍,这个村一度破旧简陋,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不佳。在周刘家村宅改过程中,为最大程度保留水乡风貌,经每家每户签字同意,村里的自留田和鱼塘全数流转,横山桥镇建设局牵头对原有水系进行疏通提升,统一规划景观节点。
“我们在村西侧荷塘边还做了一个名为‘水乡印象’的景观打卡点,由大家房子里拆下来的瓦片、砖块、花盆组合成。”刘涛说,梁家桥村还推出了“小螺姑娘”文化形象IP,“水”已经成为与村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发展与管护共抓
“我们治理的目标不仅仅聚焦在水质数据上,更要让百姓直观地感受到身边水的清澈。”吴浩说,横山桥镇集中整理成意见清单和评分表,从小微水体改造到河道防涝工程,从幸福河湖建设到水美乡村打造,充分发挥百姓参与、监督作用,一件件落细落实,让百姓成为幸福河湖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
“池塘水质不好也影响环境”“茶余饭后没有休闲娱乐的场所”……在梁家桥村共同缔造议事会上,村民你一言我一语提出意见。目前,梁家桥村小微水体河长、管护人员、管护志愿者都有专人定岗定责,落实日常巡查和保洁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水质高了、环境靓了、生活美了,普通的江南小村幸福生活成色更足。截至目前,常州经开区共完成幸福河湖建设43条,其中省级幸福河湖1条、市级示范幸福河湖11条,完成小微水体优秀片区建设8个,百姓身边的“清水、绿岸、美景”显著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