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苏省4.1%的土地、6.3%的人口,集聚了10.8%的人才——人才纷至沓来的场景正在常形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产,因才而兴;城,因才而荣。
立足城市定位、产业特色和发展需要,不拘一格集聚四海贤才,多措并举推进产、才、城深度融合,可以说,常州的“万亿之路”,是一条产业型城市依托技能人才厚植智造基础的“坚实之路”,是一条中小型城市依仗创新人才注入科技活力的“创新之路”,更是一条依靠服务人才提升城市能级的“探索之路”。
数读常州人才
全市人才总量近180万人,连续三年引才超10万人,人才吸引力指数位列全国第22位,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位列全国第12位,“95后”人才吸引力指数位列全国第21位。
累计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A类105人、B类38人。累计入选省双创人才540人,双创团队40个,人才攻关联合体支持项目4个、培育项目1个,“333工程”1010人。集聚市战略人才项目2个,引进和培育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3331个、领军型创新人才项目326个。
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龙城英才科创天使之投基金,助力10家人才企业成功上市,86家人才企业进入上市后备通道;“人才贷”累计发放超12亿元。
实施校企“双岗互聘”,989个岗位完成人岗匹配;组建17个批次60个“科技镇长团”来常挂职,协助组建各类创新平台近500家,推动签订产学研合同超2000份,合同总额超53亿元。
累计建成投用374个人才公寓项目,总计11.78万套。累计发放高层次人才薪酬奖励912人次、超4000万元。面向青年人才的“双资助”政策受到广泛欢迎,其中,发放生活补贴59万余人、2.68亿元,租房补贴12万余人、8955万元,购房补贴3598人、1.63亿元。
筑巢引凤,
以安居支持乐业
人才与人口的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的同时,也带来了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完善城市现代化治理、推动人才与城市融合发展的全新课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大量外来人口的安居问题。
我市坚持树立“大人才观”,探索以人才公寓“小切口”,做好引才聚才留才“大文章”。
自2021年起,我市将人才公寓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全面启动,综合运用盘活闲置资产、引入市场主体等方式,集中建设了374处、11.78万套功能齐全、服务周到的人才公寓,总建筑面积超340万平方米,满足35万人才拎包入住,形成了人才公寓“规建运管服”的常州模式。
在建设过程中,我市积极盘活国有存量资源、企业低效资源、社会闲置资源,实现投入少、效果好,真正做到“惠而不费”。在此基础上,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一批民企积极参与国有资产项目盘活,实现企业增利、国企减负、政府税收、社会效益、人才引育多赢。
针对产业多元布局、人才多元需求,我市按照“职住平衡、就近建设、个性共享”的原则,开发了多样化公寓产品,在户型上设置套间、单人间、多人间等多种房型,覆盖择业青年、蓝领工人、白领人才、领军人才、外籍人士等各类人才安居需求,叠加实施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形成了对全体来常人才的普惠支持。
人才公寓是人才来常的第一个“家”,但远不只是“家”。我市推动人才公寓从“基础保障性住房”向“全要素服务社区”转变,组建常州市住房租赁(人才公寓)行业协会,成立人才公寓行业党委,引导全市人才公寓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人才公寓普遍设置自习室、人才书屋、社区便利店、共享厨房、运动场馆等配套设施,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技能培训、学习研讨、创业辅导、交友联谊、集体婚礼等增值服务,让人才公寓日益成为提升人气、凝聚人心的有形载体。
“来时一个包、安下一个家、共建一座城”的理想,正在常州成为现实。
校地携手,
柔性引才促升级
在产业发展的“微笑曲线”上向高端攀升,常州深知,关键是要依靠科技的创新突破、人才的引领。我市综合运用靶向引才、平台共建、柔性合作等多种灵活创新的“小机制”,积极对接国内外创新资源,走出了一条校地深度合作、产才深度融合的产业升级新路径。
自2021年起,我市以主动之姿走出去,启动并常态化开展“名城名校合作行,创新创业赢未来”活动。市级层面和各辖市区组成党政企代表团,向“名城名校”推介常州,全方位展示我市开放包容的人才环境、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和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诚挚表达“渴求人才、渴望创新”的美好意愿,与人才、团队、项目展开深度对接,在科研创新、人才交流、学科引进等方面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更有甚者,我市将目光放远至全球,创新实施“揭榜挂帅”机制,瞄准重点产业领域,征集企业自身难以攻克的技术需求和关键“卡点”,面向全球科研人员发出“解题邀约”,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财政补助为辅的激励资助模式,充分调动国内外创新主体积极性,推动形成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全球创新资源协同破题的良性互动。截至2023年底,累计入选47个科技“揭榜挂帅”中榜项目,榜单总额1.63亿元;今年新发布36项技术需求,榜单总额1.3亿元。
同时,我市还坚持完善市场化机制,充分发挥好企业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实施“人才举荐认定制度”“高薪酬人才奖励政策”,并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创新开展“双岗互聘”,将人才培养改革“关口”前移到产业人才供需结构性“缺口”上,推动智力资源跨行业跨地域调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截至目前,我市已遴选989名市内外博士学历人才,在本土企业、研发机构、高校之间柔性流动,广泛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
政策迭代,
厚植人才新生态
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这是常州给予人才的厚爱,也是不断完善、持续提升的人才创新文化生态。近年来,我市以“不怕花得多就怕花不掉”的激励支持、“经费包干”的宽容信任、“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暖心服务,给予各类人才“礼遇式”的最佳支持,切实以人才的“关键变量”拓宽事业发展的未来空间。
2022年,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我市确定每年农历正月初八为“常州企业家日”——以一座城市的名义为企业家设立节日,全方位营造尊重、理解和关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龙城英才计划”是我市人才政策的顶层设计,多年来,我市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持续升级迭代。
在政策体系上,我市不断提质扩面,逐年加强对创业人才、创新人才、青年人才、民生人才、技能人才五类人才的政策覆盖,在人才特区、人才金融、人才合作、人才服务、人才荣誉五大领域持续发力,优化资金拨付节点,“一人一策”量身定制扶持方案,不断提高资助额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揭榜挂帅”、实施人才专项,创新组建常州人才科创集团,成立“龙城英才计划”创业企业股权激励基金联合体,建成100亿元科创母基金、60亿元天使母基金、天使轮直投基金、新能源人才专项基金和合成生物人才专项基金。
面向青年人才,我市全力推动“青春留常”,实行生活居住双资助“直达补贴”“非申即享”,毕业生来常州就业缴纳社保后,相关补贴就通过后台数据比对,直接发放到个人社保账户,免去申请、认证的繁琐流程,有效提升人才的便利度、获得感。
在此基础上,我市构建全链条、全周期的人才服务体系,出台专门文件,实施人才礼遇机制,围绕战略顶尖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统筹全市各部门资源,集成提供“惠才十项”礼遇服务,涵盖政治关怀、安居无忧、薪酬奖励、健康医疗、子女入学、商务差旅、文旅休闲等各个领域,在全社会有效营造尊才爱才生态,充分彰显常州爱才诚意,全力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
本版撰稿:唐文竹 常组宣
本版摄影:陈 暐 部分照片由市委人才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