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要闻
2024年10月14日

在长三角一体化中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

人物档案:顾晓松 中国工程院院士、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他是组织工程神经转化医学的开拓者,提出了“构建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的学术观点,被载入英国剑桥大学教科书。他发明了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研发了生物可降解人工神经移植物,并在国际上率先将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

□本报首席记者 姜小莉

“常州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我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建设中国生物医药强国。”日前,在常州召开的第二届“骨科融合创新生态驱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真诚地说。

常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成员,其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以江苏紫龙药业有限公司、横滨化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化学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023年,常州生物医药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487.6亿元。

今年6月,顾晓松牵头成立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希望发挥科技型龙头企业与高新园区等产业发展资源的功能整合作用,围绕7个产业“新赛道”,助力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更深层次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

顾晓松一直认为,科学家要站在全球的角度,积极参与科研创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

早在1987年,34岁的顾晓松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0年,他和课题组创造了“快速鉴别感觉神经纤维与运动神经纤维”的新技术,解决了困扰近半个世纪的医学难题。当年,顾晓松作为中国代表,参加在日本举行的国际重建显微外科会议。那一次,中国人在这一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引起全球关注。

之后,顾晓松又啃下一块“硬骨头”——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这是百余年来世界临床医学研究中的一大难题。在国家863课题资助下,他着力推进组织工程神经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进入临床,在国际上率先将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修复人体周围神经缺损,受试患者损伤肢体功能明显恢复。这一研究成果,攻克了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神经移植供体来源受限的世界性难题,使我国的组织工程神经与周围神经再生研究走在了世界科学的前沿。

“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科技创新,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术。”在“骨科融合创新生态驱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顾晓松一再强调,在生物医药领域,必须要有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标准。

作为我国组织工程学科的第一位院士,顾晓松及其团队20多年来一直从事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已获得1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国际发明专利。他的每一步成长,都体现了科技创新的作用,也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

几年前,在常州百隆微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用于骨质疏松防治的可注射新型纳米生物材料的工程化及临床应用技术研发”项目启动会上,顾晓松就指出企业建立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性。他指导企业在项目研发过程中积极申报中国发明专利以及欧盟、美国等国际发明专利,将科研成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常州拥有高能级研发平台,拥有一批创新的企业和产业集群,也在积极探索医疗新模式,非常好。”顾晓松希望,常州在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中,不断提高协作创新能力,共同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持续深化拓展对口协作 共同续写新的发展篇章 致力于中国本土供应链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