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版:新钟楼
2024年10月16日

这个“家”,温暖110名残疾人就业路

□吴凌浩 童华岗 陈清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在永红街道陈渡新苑社区的残疾人之家,传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朗朗歌声。循声望去,角落里一位年轻人正一边忙碌地包装着香烛,一边大声地歌唱。26岁的小陈,是一位智力三级残疾人,正处于就业年龄段的他曾因为身体原因四处碰壁,直到2年前来到陈渡新苑社区的残疾人之家,才重新找回了自信。

在这个社区,有不少像小陈一样的残疾人,在区残联、永红街道人大和社区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力更生的愿望。

一份工作 追逐梦想

在残疾人之家的墙上挂着一块白板,上面书写着每个残疾人对未来的小心愿。小陈的心愿非常朴素——想要吃一顿大餐。为了这个心愿,小陈在每天3个小时的上班时间里,一丝不苟地用包装纸包各种香烛,这样的工作他已经坚持不懈做了两年,每个月有了稳定的收入。

在小陈追逐梦想的背后,是永红街道和陈渡新苑社区的不断开拓。2017年,占地200平方米的残疾人之家成立。在成立之初,社区工作人员找了不少货源,但都没有稳定的订单,直到2021年,在常州市乐援助残服务中心的帮助下,社区争取到了香烛包装的机会,订单量也一直平稳发展,截至2024年9月底,香烛包装的总收入6400元,同比增长3.2%。除了小陈这样“加盟”不久的年轻人,也有与残疾人之家一同成长的“老人”。王阿姨是精神四级残疾人,早年做过保洁、洗碗工等多个工作,她都无法适应,2019年,在社区帮助下她来到残疾人之家,一干就是5年,如今她已经成为这里的骨干,常常手把手教新加入的残疾人包装技巧。“自从来到这,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感觉生活也更有了奔头。”当王阿姨谈到生活的变化时,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一条“生产线” 扶助众人

除了香烛包装,陈渡新苑社区还有了另一条“生产线”。走进桂花园小区20幢,残疾人之家的工人们正各司其职,形成了一条牛皮筋流水线。这条“生产线”的引进,与陈渡新苑社区人大(议政)代表联络站有关。联络站发现残疾人工作岗位较少,于是将情况反馈社区,社区开始留意身边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其中社工刘进丽注意到社区一家超市的老板娘一直在打包、称重各种牛皮筋,她感觉到这其中有为残疾人提供工作的机会。2022年,在社区和联络站多方努力下,残疾人之家的牛皮筋包装“生产线”正式落地,开始吸纳更多残疾人。

37岁的老许是智力四级残疾人,曾做过短暂的搬运工,被辞退后一直在家。社工了解到老许近况后,特意动员他来报名。由于每袋牛皮筋的克数是固定的49.8克,所以需要一个能看懂数字的人负责称重环节。老许认识数字,所以社区指定他来负责。“现在他生活规律,工作中也有了朋友,每月还固定有一份收入,这让我们很放心。”老许家人对于他的这份工作非常满意。

老许家人的安心,既来源于老许本身,也来源于残疾人之家的蓬勃发展。相较于去年,牛皮筋包装产量大幅增长,2024年1—10月,订单量同比增长17%,达到641箱。所包装的牛皮筋远销法国、德国、荷兰等国。陈渡新苑社区党委副书记金春芬告诉记者,最近一批发往法国的订单有288箱,货源供应非常稳定充足,能够保障这里19位残疾人的就业。未来社区将在残疾人就业领域做更多尝试,让他们能够真正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14家升级 打造温馨家园

陈渡新苑社区残疾人之家的稳步发展也是全区助残事业的缩影。近年来,钟楼区残联因地制宜发展助残事业,目前已有14家残疾人之家在运行,共吸纳辅助性就业残疾人110名,做到镇与街道层面全覆盖。

漂亮的年宵花、栩栩如生的虎头鞋……在新闸街道残疾人之家“美丽工坊”,已开展针对残疾妇女的手工技能、旧物改造、心理调适等18类课程,培训1000余人次,建立辅导、制作、销售“一链式”标准化机制,已帮助22名残疾人妇女在手工制作领域实现就业,2023年被评为“江苏省美丽工坊项目”示范点。除此之外,新闸街道绿地社区残疾人之家和五星街道御水华庭社区残疾人之家也相继进行升级改造,以集团化运作辐射带动村(社区)“嵌入式”服务、居家助残服务。

2022年,市残联印发《常州市残疾人之家“三化三提升”行动方案》,“三化三提升”即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实体化运行,提升服务保障;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绩效。钟楼区至今已完成全区残疾人之家的“三化三提升”改造,致力于为残疾人群体打造更温馨的家园。

全区召开物业管理服务专题培训会 十一届钟楼区委第九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