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杜蘅
“我觉得我们是幸运的,我公公15年前在市肿瘤医院治疗好的,现在还能帮衬我们。”陈女士的脸上没有其他肿瘤家属常见的慌乱、恐惧、担忧等情绪表现,一脸淡定,“今年5月,我爸爸也查出来是胃癌,我没有犹豫,第一时间送你们医院来治疗。”
“当年,我公公跑了好几家医院,还到上海去过,都说太晚了,已经扩散了,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我们一次又一次抱着希望去又失望而归,跑了几家医院后都快绝望了,最后抱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的想法来到了你们医院。”
“万幸,遇到了当时你们医院的院长凌扬。他给我公公认真查体,仔细看了其他医院拍的片子,跟我们说还有挽救余地。后来,他还请了影像科、放疗科等专家一起会诊,一起给公公制定了治疗方案。后期,也是凌院长跟踪治疗、随访的。”
“2022年过年的时候,我父亲突然开始肚子痛,稍微吃一点东西就饱胀不适,当时没在意,后来反复出现,他自己吃了奥美拉唑后好转。在老家做过一次胃镜,说是胃窦炎。”
“今年4月,父亲觉得腹部隐痛加重,进食后呕吐,胃口不好。我发觉父亲变瘦了,就去当地医院做胃镜,说是反流性食管炎,食管多发溃疡,胃窦部癌变。这次,我拿到报告,就直奔你们医院了,熟门熟路找到了凌院长和他的团队。”
“这次是马剑和李小倩负责我父亲的治疗,方案也是团队一起会诊后制定的,先化疗,看肿块能否缩小,然后寻找机会手术治疗。”
“父亲今年80岁,有机会手术当然要手术了。有公公的案例在,我有信心。”
“9月,我父亲手术做完了,现在恢复得不错,后续再做几个疗程化疗,巩固一下。”
“我父亲第一天到你们医院的时候,已经水米不进了,靠静脉输液维持营养,现在能吃米粥、面条、炖蛋等等,体重也上来了,我们从绝望看到了希望。我一直想写感谢信给你们医院,15年前就应该写了。”
11月11日下午2点多,我被一名中年女性拉住,当得知我是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后,她交给我一封感谢信,于是就有了上面的对话。她再三叮嘱我,一定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我问为什么?她说,之前,很多人以为得了癌症就等于是判了死刑,她想通过公公与父亲的例子,告诉大家癌症并不可怕,只要找对医院、找准专家。
对话中,她不停地肯定医院团队的付出,说忘不了凌院长看片子时紧皱的眉头,手里的片子翻来覆去地查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把影像科的主任、其他同事喊过来一起看片子。凌院长指着片子说不是扩散时的眼神,她至今想起来还会眼眶发热。如今,她在马剑和李小倩的身上,也看到了凌院长的专业和执着的精神:“马剑看片子的样子,还真有点像凌院长,眼神锐利!”
她还提到了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倪红飞团队,她的父亲80岁高龄,基础病多,还中风过,手术难度很大。在化疗几次后,老人胃部肿块缩小,迎来手术机会后,倪红飞团队抓住机会为其进行手术,历时5个小时切除病变。术后,老人恢复得也很快。
“你一定要把这封感谢信登在你们医院微信公众号上啊,我要让更多人知道,癌症不是绝症。”
“好的,我们的目标一致!”我加了她的微信,并给出承诺。是的,癌症不可怕,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把癌症定义为慢性病,三分之一可防,三分之一可治,三分之一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