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从名士荟萃到诗国常州,从苏南模式到新能源之都,从国际化智造名城到万亿城俱乐部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5年以来,常州一直在拔节生长,逐梦前行。
城市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作为最早扎根常州的国有大行之一,自1984年成立以来,工商银行常州分行伴随常州经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屡创辉煌。近年来,该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做强金融机构的领头雁、做专主责主业的标杆行”定位,深入实施“五化”转型,在高质效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常州实践的过程中,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自2021年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以来,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从1322亿元增加至1926亿元,增速45.68%,各项贷款余额从1081亿元跃升至2200亿元,增速103.51%。
党建为旗
引领高质量发展方向
旗帜决定方向。工商银行常州分行党委书记张华军说:“新征程上干好党的金融事业,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深学细悟笃行,全面对标对表,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该行持续用力筑牢政治忠诚,坚决按党的方针办金融、按党的纪律管金融,遵循工行“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坚决有效防控风险、坚守服务实体本源、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四条路径,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放在统领一切的重要位置,
该行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会议精神,对标深入实施“532”发展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新能源之都和“两湖”创新区等常州市多项重点工作的具体要求,制定“双高 双先”目标,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主要经营指标在同业市场领先、系统内争先;实施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融合提升”、客户发展“扩容提质”、渠道建设“赋能提效”、内控管理“对标提档”、员工队伍“暖心提气”等“五大行动”,将工行“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三铁”精神、常州“三杰”精神全面融入从严管党治行、贯穿经营管理全过程,打造“铁扁担”党建品牌,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全行服务实体、经营发展呈现新格局。
该行党委书记张华军作为常州市人大代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当好桥梁纽带,带领团队以党建联盟等形式促进政银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近年来,该行连续三年获评省分行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屡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工商银行“五一”劳动奖状、省分行“精品分行”、常州市“现代服务业五星企业”“重大贡献奖”等荣誉,张华军等15名同志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工商银行“大行工匠”等殊荣。
实体为基
加大高质量金融供给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近年来,工商银行常州分行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高质量金融供给,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动投融资规模稳健增长、助力常州经济稳中向好,切实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
该行紧扣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建设目标要求,邀请市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来行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对省市重大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覆盖走访,重点支持我市“532”发展战略相关领域,持续强化项目服务的适配度和精准度。近三年来,该行公司贷款余额从727亿元增长到1579亿元,贷款规模和增量长期位居同业前列,累计审批项目贷款金额1756亿元,单边投放近千亿元。至今年9月末,该行项目贷款余额1035亿元,较年初增加162亿元,贷款余额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该行以常州打造“两湖”创新区为契机,第一时间组建专班、找准投向、逐一走访,聚焦新基建、城市更新等领域优质新建项目,因地制宜配套服务方案,向总省行积极争取资源和规模,进一步加大信贷供给。近三年来,该行累计审批“两湖”创新区项目150个,金额达788亿元,有力保障了沿江高铁武进站、武进中央车站、腾龙大道智慧快速路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落地。
该行围绕深化打造工商银行“外汇首选银行”品牌,持续开展稳外贸稳外资的“春融行动”,参与组织多场外贸政策和金融宣讲活动,用好各类国际金融产品,推动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政策落实,有力服务开放经济发展,高效服务中天钢铁、上上电缆、华利达等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三年来,该行累计投放跨境融资553亿元,累计办理跨境收支业务321亿美元,业务规模居同业市场前列。
该行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稳增长促消费”工作举措,围绕大宗消费场景提供全景式专属融资服务,有力助推消费提质升级。三年来,该行累计投放消费分期116亿元,全力响应全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积极参与“嗨购节”数币消费红包活动。截至目前共开立数字钱包42万户,个人钱包累计月活数185万户,新增线下门店8.7万户。
产业为擎
促进高质量转型升级
张华军说:“工商银行名字中带着工和商,培育、扶持新质生产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该行持续加大制造业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助力我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支持力度。
该行通过实施“制造业金融服务提质工程”,用好优质客户名单、人格化授权、审批绿色通道等政策机制,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支撑以高端装备为代表的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做深做精做尖。三年来,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从213亿元增加至578亿元,增量、户数均居系统领先地位。该行深化与制造业民营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支持国芯智能装备、新泉志和、伟泰科技、移远通信等多个重点企业产能升级。三年来,该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从237亿元增加至530亿元,年均增速达31%。
该行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成立市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和两家省行级科技支行,推出“专精特新贷”等创新产品,不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服务格力博、神力电机等科创企业发展壮大。至今年9月末,该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13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46亿元,科技类贷款余额、户数均居系统和同业领先地位。
该行聚焦新能源之都建设目标,探索集群审贷模式创新,提高新能源企业需求响应速度,为裕兴薄膜、新泉志和、万邦数字等一批重点企业提供高效服务。至今年9月末,该行已累计为500余户新能源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贷款余额83亿元。
该行紧跟常州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投行金融服务,针对全市上市及拟上市企业,提供并购融资、债券投资、顾问撮合等一揽子投行金融服务。三年来,该行落地并购8笔金额10亿元,债投57亿元,运作主动管理型ABS超17亿元;联动工银投资成立工融常投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推出“基投贷”创新产品,主动对接重点集群备投企业14家,目前已完成常茂生物、国强兴晟等项目上报审批,后续将为常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该行持续升级绿色金融服务,加强绿色信贷政策传导落实和绿色投融资产品创新,助推绿色建造、绿色交通、风电光伏等产业,支持建设文化广场绿色建筑、芳茂山片区综合提升等一批示范项目,服务常州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三年来,该行绿色贷款从164亿元增加至487亿元,绿色贷款余额占公司贷款余额占比从22%提升至30%以上。
金融为民
提供高质量民生保障
近年来,工商银行常州分行积极践行金融为民,聚焦“国之大者”,落实普惠金融,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力度,不断提升民生保障质效。
该行推动普惠金融扩面上量,实施“普惠+网点”发展模式,在支行设立小微分中心,持续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走进产业园区、专业市场的“工银普惠行”活动,大力推广“工银惠享贷”等数字化普惠产品,成功为天合光能、东风农机等办理供应链融资,并作为先进经验在工行系统内推广。三年来,该行普惠贷款规模从108亿元增长至278亿元,普惠客户数由5500户提升至1.6万户,成为全市普惠贷款供给量最大、服务覆盖面最广的银行之一。
该行着眼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提质增效。2021年8月,该行率先在省内系统成立乡村振兴办公室,建强镇村服务力量,因地制宜推广“种植e贷”“兴农致富贷”等普惠涉农专属产品,不断做大“三农”市场规模。至今年9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378亿元,较年初增加92亿元。
该行协同社会民生高质发展,在养老金融方面,全面构建养老金融综合服务生态圈,三代社保卡累计发卡31万张,个人养老金预约开户超33万户。在渠道服务方面,该行持续推进渠道建设“赋能提效”行动,建立政务场景网点19个、“兴农通”服务点34个、适老化示范网点12个。在惠民利民方面,该行加强与市总工会、退役军人事务局、公积金中心等单位的合作,广泛参与全市重点医疗机构、在常高校和广大中小学智慧金融平台建设,在助力打造全市“六个常有”上发挥更多金融作用。
风控为本
筑牢高质量防控堤坝
工商银行常州分行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四早”原则,按照“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路径,坚守底线思维,切实筑牢风险防护堤坝,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该行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有效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要求,前瞻把控重点环节风险,稳步压降存量隐债融资,认真落实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今年上半年成功办理全市首批首笔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住房开发贷款,累计为各类房地产“白名单”项目提供融资12.7亿元。
该行依托总行智能信贷风控体系,高标准迭代运行授信审批新规,全力开展资产质量攻坚,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三年来,该行资产质量在高水平上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不良余额和不良率两项指标长期处于全国工行系统和常州辖区最优水平。多年来,该行监管评价、消保、反诈等工作考核位居同业前列,安全生产防线持续筑牢。
撰稿:本报记者 张琛 通讯员 潘尧 贺伟
供图:工商银行常州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