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凌浩 通讯员 陈芳
即将到来的国际志愿者日是全世界志愿者的节日,也是钟楼高新区(邹区镇)一群特殊志愿者的节日。他们虽然白发苍苍,却依然充满活力。2023年9月,3名退休干部被邹区司法所聘为调解员,组建成立“邹和民情工作室”,开启了“银发”调解之旅。
一年多来,工作室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10起。在邹区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这群热心肠,他们化身为“老娘舅”“常阿姐”,用专业与热心调解各种纠纷,用智慧与法律维护和谐,营造守望互助的“邻里情”,打造矛盾疏导的“减压阀”。
老有所为
“用电交费天经地义,但不是我用的,为什么要我交?”今年3月,邹区人左阿姨发现她银行卡每月有两笔电费的扣费记录,她到供电所一查才发现自己居然为邻居吴大叔“代缴”电费长达12年。对于这一“乌龙事件”,左阿姨希望能退还她多交的电费,吴大叔却认为是供电所的责任与他无关,供电所则提供了相关证据表明银行账号、户号都没有问题,三方因此僵持不下。在供电所的建议下,众人来到邹区司法所寻求帮助。
这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70岁的“银发调解员”吴宝珍面前。退休前,吴宝珍曾在镇政府从事民政工作,退休后还担任了区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法律知识和群众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为查清事实,吴宝珍与供电所会计一起花了2天时间,清理了两家2013年以来一百多张电费交费单,最终确认左阿姨“替”吴大叔交了2800余元电费。“大家门对门守望相助几十年了,小问题闹成大矛盾不值得!”吴宝珍两次上门调解,摆事实、讲道理、释法律,促成双方意见最终达成一致。调解协议签订当天,吴大叔将2800元现金交给她时,左阿姨也表示自己确实疏忽大意,执意只收2600元,邻里间重归于好。“‘调’出群众幸福感,‘解’出百姓满意度,苦点累点都值得,我们晚年生活也更有价值。”吴宝珍说道。
老有所学
为顺利解决“陈年”纠纷,调解员需要用对处理方式,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对相关法律法规了如指掌,才可以在调解时融会贯通。“银发调解队”的志愿者们深知这个道理,他们个个拿出年轻时的干劲,一头扑进法律法规的学习中,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感谢‘邹和民情工作室’的调解员,帮助我们解决了33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刘老伯在案件回访中由衷地向工作室调解员潘美方道谢。原来,刘老伯家门前的场地,却是另一位当事人的自留地,因为这块土地,两家存在龃龉达33年之久,村委多次协调沟通都无功而返。偶然间,刘老伯得知邹区司法所成立了“邹和民情工作室”,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工作室,想通过调解来解决问题。
潘美方接到调解任务后,并没有急于开展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她分别找到双方当事人的亲属、邻居、属地村委,侧面了解双方的矛盾情况,先从亲属着手,拿出相关法律法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双方亲属对此事有了一致意见后,再与当事人沟通,经过几轮的调解,终于促成当事双方对自留地出让一事达成共识,顺利解决了这桩邻里纠纷。“我们国家法律更新快,我虽然退休了,还是要好好学,才能掌握更多的调解本领,工作才能让群众心服口服。”潘美方感慨道。
“‘银发调解员’声望高、群众基础好,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具有先天的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是有效激发基层社会治理的‘银发动能’。”邹区司法所所长王超认为,志愿者们明辨是非、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有助于当事人打开心结,消除对立情绪,最终达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