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版:新钟楼
2024年12月11日

江苏临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爱芳:

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产业链

□本报记者 吴凌浩 童华岗

通 讯 员 沈彦冰 张政

350亩高标准农田,200多种有机蔬果,连续10年通过有机认证,这是江苏临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溪农庄”)交给市民的一份答卷。如今的临溪农庄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有机蔬菜种植和产供销于一体的高品质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从当年的乡村田野,到如今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农庄,高质量农产品持续不断生产的背后,是总经理丁爱芳和她的团队对于供给安全食品的不懈追求。

缘起:临溪初创

2009年,常州名优农产品销售中心“龙盛禧行”旗舰店开设,丁爱芳担任负责人,中心不仅为农业龙头企业的销售搭建了平台,也为全体市民购买值得信赖的农产品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但在工作中,丁爱芳愈发感受到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关注,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需要最安全最放心的农产品,在进行多次的市场调研后,她发现有机农业越来越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然而有机种植在常州农业中几乎是一片空白,于是贯通有机食品产业链的想法应运而生。

2013年4月,临溪有机农庄正式落地在钟楼高新区琵琶墩村,一期投资3500万元,对农庄进行了土壤改良、大棚的搭建、沟渠道的建设……种下了包括萝卜、青菜、甘蓝等时令蔬菜。首批成熟的70吨蔬菜,快马加鞭地送到名优农产品销售中心500多个会员的餐桌上,一时间好评如潮。由于农庄在选择菜种上坚持只种当季菜,因此在推广过程中,也有会员因为菜品选择面小而不理解,于是临溪农庄邀请他们到农庄亲身体验,在一场场科普讲座中,会员们逐渐知晓种植有机蔬菜的意义。经过3年的努力,临溪农庄的会员数量就从起初的500人增加到5000人,如今更是拥有了7000多名的“粉丝”。

浪潮:装备赋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与农业农村发展结合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一条“超车道”。近年来,钟楼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四大功能区”建设,在钟楼高新区构建了高效、智能、绿色的农机现代化体系,进一步推动钟楼农业高质量发展。

秋末冬初,在临溪农庄的蔬菜大棚中,农技负责人丁国强正操作着一台半自动撒肥机,很快就完成一块地的施肥工作,撒播均匀度和超高的效率是传统人工很难比拟的。“撒肥机施肥,不仅撒得比人工均匀,而且1亩地只要20分钟。以前同样的1亩地,1个人干至少需要2天。”丁国强说道。

近年来,临溪农庄在区农业农村局指导下,先后引进了旋耕机、播种机、开沟机等多种农机设备。丁国强介绍,现在有了各种现代化农机装备的配合,工人数量减少,但销售额却从开始的200万元增长到如今的2000多万元,这其中农业机械功不可没。

展望:科普农庄

“市民对食品安全不理解,农业的生产者大多数对食品安全的标准也不理解。”对有机农业理解的众说纷纭造成当下发展的重要阻力,丁爱芳讲述了这些年来企业发展中最大的瓶颈困境,2017年年底,她和几个一心为民、一心为农的伙伴共同发起创办了“钟楼区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她以“企业+协会+会员+农户”的经营理念,致力于食材科普领域,每年在临溪农庄举办科普活动近10场,向大众普及科学、健康的食材观念。“我们还将农场建设成为教育基地,这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场沉浸式的科普活动,绿色健康的有机农业既对消费者有益,又能保护环境,形成了健康的循环。”丁爱芳始终未改11年前创立临溪农庄的初衷。

2020年,随着企业的发展,临溪农庄构建了完善的“以地定畜,种养循环”的生产模式。多年的耕耘,农庄已逐渐成为以农业生产为基石、精深加工为延伸、科普休闲为链条、文创科技为核心、园艺养老为特色的现代化农庄。“未来,临溪农庄将致力于发展‘五新’农业(新理念、新农人、新业态、新内涵和新愿景), 让临溪农庄成为老百姓绿色安心餐桌的首选地、园艺养老的试验田。”这是丁爱芳的梦想。她和她的团队正朝着“环境可持续”和“经济可持续”一体化发展的探索路上迈进!

义诊情暖退役军人 巧绘清莲 初心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