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洪涛 吕亦菲 徐博
从“百年工商名城”到“新能源之都”,从“八邑名都”到“万亿之城”,在常州这座江南古城的土地上,镌刻着人们步履铿锵的奋斗足迹。岁月流转,城市变迁,孜孜以求的美好生活,今天正成为一幅徐徐展开的现实图景:城市高楼林立、商贸繁荣,乡村阡陌纵横、风光如画,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惬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饱含浓浓民生情怀。牢记嘱托,肩负重任;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常州锚定“富民坐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关切,将“百姓富”浓墨重彩地写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篇章。
生活富足:高质量发展托起稳稳的幸福
经济强才有百姓富。2023年,常州高质量迈入“GDP万亿之城”,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实体经济根深叶茂,新能源产业强势崛起,产业体系国内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经济发展的澎湃动力,是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强劲支撑。
2023年,常州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万元大关达62592元,位列全国地级市前列。2017年破4万元,2020年破5万元,2023年破6万元,人均收入每3年增长1万元,6年增幅超过50%。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六成以上,是居民收入的首要来源。充分就业带来预期稳定的工资,让老百姓鼓起“钱袋子”,过上体面生活。
去年大学毕业的敬昊,现在是常州中电新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是被常州‘新能源之都’的标签吸引过来的”。一年后,敬昊已经融入公司产品研发工作。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创新氛围,更坚定了他当初的选择:“在这里,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处在新能源产业风口上的常州,吸引了大量毕业生、青年人、创业者涌入。今年1—10月,全市引进各类人才10.65万人。与此同时,常州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加大就业帮扶力度,2023年新增就业达11.47万人。
百姓增收致富,关键在乡村,难点也在乡村。常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建设120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54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0个、市级美丽乡村43个,农文旅融合发展,让乡村充满活力、留住乡愁。
2023年,常州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40401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从2018年的1.92大幅缩小至1.78。
在溧阳,365公里的“1号公路”串起312个自然村、220多个乡村旅游景点、63个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点,也串起了全域旅游发展的“黄金纽带”。天目湖白茶、白芹,曹山蓝莓、杨梅,社渚青虾、软米,成为爆款产品;“薯愿”牛马塘、“荷塘”礼诗圩、“蓝城”杨家村等网红乡村,远近闻名。农旅融合创造超过40亿元收入,吸纳农民“家门口”就业近1.25万人,带动近10万农民人年均增收1万余元。
精神富有:公共文化服务让生活更有品位
美好生活,不仅是更高的生活品质,还有更广泛的民生福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常州坚持“富口袋”和“富脑袋”两手抓,着力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
位于常州经开区丁堰街道运河公园的秋白书苑,青砖黛瓦、飞檐拱壁,“民国风情”为书苑增添文化底蕴和文艺气息。走进书苑,置身“水、船、桥”等江南元素之间,阅读的氛围让人精神愉悦。
像这样“各美其美”的秋白书苑,在常州已建成43家,累计接待读者超1000万人次。在城区,书香与历史文脉、古老建筑交相辉映;在乡村,书苑与江南民宅、田园风光浑然一体。一个有温度有诗意的新型文化空间,为城市增添文化气息,也融入了市民日常生活。
常州还建成了由1个中心馆、7个区级总馆、62个乡镇(街道)分馆、991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组成的公共图书馆体系,与670个农家书屋、18家24小时不打烊自助图书馆共同形成了公共阅读的“同城网”。
公共文化空间深入大街小巷,构建起了“家门口”的精神家园。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文化惠民活动,则让每一位市民都能找到自己的喜好:或是到文化广场听听音乐,或是在美术馆里驻足欣赏,或是在小剧场里看非遗剧目……常州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把文化大餐送进百姓心坎。
政府买单,群众享“服”。2024年,常州开展“三送”活动,全年送书5万余册、送戏1000多场、送电影6000多场。大型音乐节、演唱会,还有草根歌手与乐队汇聚的“野生演唱会”,一起点燃常州“青春乐都”的文化IP。无数精彩的文艺瞬间、点点滴滴的文化享受如无声细雨浸润着常州人的日常生活。
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全国女排联赛、中国马拉松精英排名赛等国内外重大赛事落户常州,让体育爱好者在家门口就能观看高水平体育赛事;全域马拉松让众多跑友一年四季都能快乐奔跑。感受竞技的激烈、保持运动的状态同样是快乐的源泉。
常州连续多年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2022年更是登上“中国最具幸福感十大地级城市”榜单。这份包含就业、居民收入、生活品质、生态环境、城市吸引力等指数的幸福榜单全方位诠释了美好生活的具体内涵。
共同富裕:六张名片兜底民生保障
追求美好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常州每年坚持把近80%的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全力打造“六个常有”民生名片,携手困难群众和困境群体,在实现共同富裕市域样板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我们的户口不在这里,也能享受助餐补贴。15元一份的快餐,有4元补贴,5个菜足够两个人吃了。”天宁区兰陵街道上城社区的周荣昌和妻子对社区助餐点送来的午餐很满意。作为全省首推老人助餐补贴跨县(区)共享政策的城市,常州集结463个老年助餐点,建立社区老年助餐补贴互认机制,惠及超9万名老年人。
至2023年末,常州共有各类在业养老机构112家,机构床位总数2.3万余张。全市共建有58家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为周边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文化娱乐服务。打造“常有颐养”名片,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让人生晚年同样美好。
致富路上最怕患病。“去年,我得了尿毒症,花掉十几万元,多亏大病医保报销了约八成。”家住清潭新村第五社区的薛泽华正值中年,是家里的顶梁柱,医保的“病有所医,托住底线”帮他渡过难关。2023年,全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惠及约60万人。
去年以来,市二院阳湖院区二期正式启用,开放床位1137张;市儿童医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床位增加至550张;市七院急诊病房综合楼投入使用,目前开放床位650张……“常有健康”民生名片有了更坚强的支撑。
安居才能乐业。在常州,公寓跟着人才建,福利惠及更多年轻人。杨文柯去年从厦门来到常州工作,入住新运泊寓人才公寓。“人才公寓不仅是温馨的港湾,也是年轻人事业启航的码头。”近年来,我市累计建成人才公寓11.78万套(间),满足35万人才拎包入住。
“常有安居”,广厦万间,不光庇护来常打拼的年轻人,还有更多低收入群体。截至目前,常州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5万套(间),持续推进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累计完成农房改善3.59万余户。
“常有善育”“常有优学”“常有健康”“常有颐养”“常有安居”“常有众扶”,“六个常有”覆盖全生命周期,实现全人群共享,实实在在把“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殷殷期盼,渐成现实;美好生活,踏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