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愿 通讯员 夏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明确指出了教育开放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性。同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进一步指出要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一直以来,常州工学院赫特福德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用高质量中外合作交流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立足中国
培养对话未来的世界人才
在常州工学院赫特福德学院2023级智造H一班的课堂上,陈子昂正和团队成员一起全情投入到赛车车体框架设计的作业中,从商讨图纸到零件搭建,大家以全英文交流,注重实践操作并不断激发创新思维。“从高考时我就看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优势,全家经过多方考量后,选择进入赫特福德学院,期待在这里开启国际化的大学生活。”陈子昂表示,现实更是让他惊喜,“大一时专注基础语言学习,多门外籍教师授课的课程与中方课程相得益彰,让我感受到活跃的学习环境,大二迎来专业课程,英方教师继续指导,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赫特福德大学是英国领先的应用型大学,素有“企业家和工程师的摇篮”之称,是全英20家建有大学企业区的大学之一,也是英国最先实行大学职能转变的实验基地,在2018年英国大学教学卓越框架评选中,被授予金奖。常州工学院与赫特福德大学人才培养理念趋同,两校2022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制造领域举办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推动合作办学迈向宽领域、多层次和重质量的新发展阶段。
202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常州工学院赫特福德学院(Hertfordshire College,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正式成立,由常州工学院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联合举办、实施本科层次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首期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方专业: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自动化(英方专业:Robo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智能制造工程(英方专业:Mechanical Engineering)三个本科专业,办学规模960人,目前已成功招收两届学生。
国际视野
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在课程中我们学会了绘制Gantt chart,用Multisim软件绘制原理图和仿真分析,并利用光传感器、三极管等元件在面包板上进行自动车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大二学生毛浠垚向记者介绍,本学期的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项目规划与设计)课程由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的Mudassir和Jack两名老师讲授。作为一门CDIO课程,该课程综合了工程数学、电路理论与分析、数字电子电路等内容,通过“做中学”的创新形式予以展现。
如何在教育理念上既多元又统一,在学术要求上既严格又富有包容性?赫特福德学院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先进办学理念、工程教育成功实践、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QAA)和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构建“中外融合、课程互通、学分互认、双向交流”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上,推动办学功能与城市发展同鸣,主动面向产业需求办学,三个专业根据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QAA)要求,于2024年6月通过了落地办学认证,获得最长有效期6年;在组织形式上,以综合能力为导向、以IET(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及IMechE(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认证标准进行课程设计,引进69门英方专业课程,借鉴赫特福德大学打造了一套完整的全英文人才培养体系,确保赫特福德学院授予的学位标准符合中国和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规范的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不仅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培养学生终身能力,如科学态度、思维与思辨、团队合作等。”常州工学院赫特福德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文琴表示。
交流互动
积淀合作办学发展内生力量
十月,以副校长苍玉权为团长的常州工学院代表团一行6人,应邀赴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访问。在赫特福德大学常务副校长Mairi Watson的带领下,代表团参加了物理、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大楼落成典礼,看望了常工院在英学习的软件工程、自动化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和在英研修的教师,并就两校开展本硕连读项目、博士共同培养等事项达成初步意向。
两校于2005年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举办了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课程实验班,软件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赫特福德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建了“智能系统国际联合实验室”。迄今为止,常州工学院共选派68名教师及管理人员赴英研修,赫特福德大学共选派129名教师来校授课,两校已招收和培养中国学生1764名、来华留学生41名。截至目前,已有238名学生赴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留学,赴英留学已毕业的216名学生中,近90%被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纽约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录取为研究生,其中62%为世界排名前100大学。
“下一步,我们将促进拟办专业的交叉、融合、创新,打造智能制造领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依托国际化办学全面提升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管理服务,为常州乃至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作出更大贡献。”王文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