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见新进展,科技创新有新动向,体制改革释新动力,开发建设显新活力。走过四季,新北区三井街道处处跳动着上项目、抓产业、谋创新、促发展的强劲“脉搏”,辖区上下热潮涌动,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实现“全年红”。
2024年以来,三井街道坚持锚定新能源之都“城市会客厅”定位,立足资源优势,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产业兴起来、治理顺起来、服务快起来、民生强起来。
全力推进
吹来新质“发展风”
行驶在初冬的汉江路上,道路两旁银杏披金。这里,发展要素不断集聚,科创浪潮强劲奔涌,资本市场如火如荼。
2024年以来,三井街道累计引进总投资1000万美元或1亿元以上“两特三新一智能”产业项目及其他先进制造业项目6个,其中美敦力康迪、光影智测等一批有标识度的先进制造业项目签约落户、投入运行。
全长约15公里的汉江路,超三分之一位于三井街道辖区内。9家上市公司集中在这条路及其周边区域,总市值近600亿元。2024年,常州市第100家上市企业——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亦诞生于此。
上市企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活跃“细胞”。三井街道始终抢抓机遇,全力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走对、走稳、走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除瑞华技术已在北交所上市外,还有33家企业申报成为市级“龙腾计划”上市后备企业,不断释放经济活力。
向新产业要新质生产力,三井街道下好“先手棋”,坚持把都市工业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努力向科技要发展、向空间要发展,产业新动能、新活力加速释放。
载体孵化,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作为全区最早的产业孵化器之一,三晶科技园不仅培育出了“精而强”的芯片研发龙头企业宏微科技,也涌现了一批类似乐奥医疗、精纳电机这样“小而美”的“专精特新”企业。2024年,街道高企申报155家、通过111家,申报数和通过数均为全区第一。
工业上楼,推动成本向下效益向上。安费诺汽车连接系统(常州)有限公司二期新厂房内,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产品。作为三井街道首个由政府引导、民营企业代建,完全按照企业需求定制的工业上楼载体,通过拆旧建新,原本2700平方米的面积增至4万余平方米,预计可新增年销售额超6亿元。
培优赋能,建强科创平台启新程。眼下,锦程科创园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项目总投资10亿元,新增用地约3.6万平方米,新增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具备使用条件。建成后,计划培育发展10家上市后备公司,引入超5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优质科技人才项目。
惠企利民
打造服务“快车道”
打造服务高效、投资便利、保障全面的办事创业环境,才能更好满足当前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井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贴心、暖心的政务服务,帮助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这是常驻越南华人孙先生和历先生带着锦旗来到三井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表达感谢时说的话。俩人经常往返于中越缅柬,2024年初领取跨境业务工作室营业执照后,办理发票开具手续和出国时间遇冲突,街道工作人员了解后主动提供了远程代办服务。
跨国“帮代办”业务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优化提升政务服务的创新之举。眼下,营商环境改革进入新阶段,在解决“共性”问题之后,直面当地企业需求和民众呼声,三井街道也在逐步探寻更具地方特色的“打法”。
聚焦特殊办事群众,以“主动服务、全程帮办”为原则,学习“枫桥式”税务服务窗口工作模式,在一次性告知、面对面办理的基础上,开展“导办+帮办+代办”服务,将传统的“绿色通道”“一窗受理”等服务机制进行有机结合,组建了一支懂政策、会操作的“帮办代办”团队,面对群众需求,主动前移服务,隔空辅导,以更加专业、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赢得群众广泛满意。
倾情打造街区政务智慧小屋,赋能商圈经济“破圈”发展,在万达广场主通道内打造了“就业招聘通道”,将就业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经济生活圈。据统计,街道2024年累计接待办事群众超8万人次,线上接待群众咨询、业务办理超9万件,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9%。
社会治理
奏响基层“善治曲”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三井街道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统筹精管善治与安全稳定,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更加人性化,让城市品质更具魅力、更有活力。
傍晚时分,来到三井街道巢湖路商圈附近,道路畅通、车辆有序行驶。“以前下班经过这里很拥堵,路两边摆满了摊位。经过整治,现在畅通了、方便了。”附近居民潘雪亚说。
巢湖路、绿都万和城地处商业枢纽,流摊聚集、交通堵塞一直是治理难题。2024年以来,三井街道联合新北区城管局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开展“城”心圆桌对话活动听取“金点子”;同时,线上智慧平台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多措并举取得实效。
聚焦社会治理,三井街道认真学习“儒林实践”主要做法,全面系统制定了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实体化运行三井指挥中心和“乐活三井”智慧管理平台,形成基础网格和专属网格相互补充的全域网格化管理体系。稳固推进珠江花园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超3000户。
聚焦生态本底,三井街道助力绿色转型,大气国控站点专班高效运转,街道降尘量浓度位居全市第一。大力开展河道综合治理,柴支浜等清淤工程高质量完成,创新运用“干河法”对太湖河进行整治提升,治理成效成为全市样板,老澡港河创成市级示范幸福河湖。
聚焦治本攻坚,三井街道“一企一策”落实“厂中厂”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粉尘涉爆、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等专项行动,专班推进小区架空层整治提升,商超市场、餐饮街区“瓶改管”和“气改电”整治,养老机构等消防隐患整改,“平安三井”水平不断提升。
民生福祉
办好百姓“心头事”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也是“民生清单”里的首要保障。
三井街道新城樾隽幼儿园门口有一个“接送等候区”,原本只是用石墩子简单围起来,有一天,这里画上了色彩醒目的粗线条,和一些活泼可爱的创意图案和标识。不仅颜值提升,功能分区也更清晰完善。
升级“接送等候区”的建议,来自三井街道衡山社区的儿童观察团。近年来,三井街道高度重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推动“童声童议”融入日常。目前,街道已建成6个儿童友好社区,数量为全市最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三井街道紧扣民生实事任务指标,构建起“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大数据平台为辅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让养老服务更丰富、更有质量。
在兰翔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潘美芳演示照料中心引进的毫米波数字看护设备。这套看护设备在兰翔日间照料中心试运营的近一年时间里,已实现10个床位全覆盖,科技赋能养老在三井有了新的实践。
文旅出圈
点燃城市“烟火气”
高密度的商圈集聚实力,服务高质量的营商环境,三井街道正以蓬勃之姿,点燃城市“烟火气”,探索城市更新的新答卷。
年轻的嗓音、时尚的舞台、亲和的互动、火爆的人气……2024年的国庆长假,连续5场音综级别的开放式演唱会在常州文化广场穹顶舞台唱响;位于新区公园的“音乐房子”,于2024年落地新北,享受音乐、释放情绪、社交充电……“青春乐都”开放共享的城市会客厅,在三井街道实现多向奔赴。
芳华绽放,梦想生长。2024年,三井街道进一步擦亮“三生有幸 繁花似锦”文旅品牌,以汉江路国际街区为重点,开展系列文旅活动500余场,文化高质量服务超106万人次,多场次活动登上抖音热榜,自媒体传播量达千万级。
强化公共文化供给,多元化文体新形态初显成效。街道积极入驻江苏公共文化云平台,主动链接恐龙园、传媒大厦等文化资源,点线面同向发力。汉江路国际街区荣获“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锚定方向
打好发展“特色牌”
新的一年,三井街道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继续锚定新能源之都“城市会客厅”发展定位,做优做细做实“城市经营”与“城市治理”,努力为全区更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经济韧性。深度融入高铁新城站南片区城市更新,依托锦程科创园建成投用和持续盘活低效用地的有利契机,深度布局泛半导体、医疗器械、工业CT等核心产业赛道。不断深化产业用地设计方案,引育一批产业适配度高、科技创新性强、发展前景好的新型研发机构。
聚焦创新驱动赋能,加速转换发展动能。打造“高新区专业孵化器”2.0,依托辖区大企、大园的科创资源集聚优势,不断完善并壮大J20科创企业联盟,持续推进飞地孵化,做优产业基金合伙人。高质量打造全域科创型混合社区,瞄准未来服务业发展方向,锻造空间更开放、生态更多元、交流更活跃的高品质“三生”载体,努力实现“签约即入驻、开园即满铺”。
聚焦治理精细精微,持续攀升幸福指数。立足“一核三化”,不断完善“乐活三井”智慧管理平台内涵,以三井“智慧街镇场景”专网为试点,谋划打造具有3D数据建模功能的数字孪生系统,将经济发展、安全环保、城市管理等各项要求落细落实。
本版撰文 赵逸 尹梦真 吴燕翎
本版图片 朱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