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记得看一下车间外水管还有冷却水的运转情况,待会和我一起去盯数据。”
“好嘞,师傅!”
大年初三,在西电常变超(特)高压车间里,一对师徒的身影出现在工作岗位上:车间烘燥班的班长徐斌与徒弟孙伟国已经开始准备节后工作。
“由于我们的工种特殊性,产品的烘燥需要3—5天,我们初三提前来上班,也是确保初八开工后其他班组能一上班就全面投入生产,保障重点项目生产的顺利衔接。”57岁的徐斌是车间里的老师傅,更是烘燥班的班长,每年春节都是他带班坚守岗位,今年也不例外,他们的主要工作地点是产品集中烘燥监控中心。“需要时刻盯紧数据波动,因为产品烘燥效果是质量的底线,容不得半点马虎。”徐斌说道。
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徐斌还不忘带着孙伟国检查冷却水系统、水管等设施。他一边检查,一边向徒弟传授经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往往决定着咱们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孙伟国认真听着,不时点头,将师傅的教诲记在本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