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版:城事 精要闻
2022年03月04日

菜摊上的贴心服务,在春天的第一篮蚌肉里

一只河蚌只能挖出二两左右的肉

■记者 胡艳 图文报道

冬末春初时节,各类时鲜层出不穷。记者在菜市场里逛得眼花缭乱,觉得这个看起来很新鲜、那个卖相也很不错。逛着逛着,看到有摊位前围着一排顾客,上去一看,原来大家在买河蚌。4元左右一斤的河蚌,大概是最实惠的河鲜了。

在记者的印象里,常州的菜市场,不论面积大小,每家菜场必有一两个摊位专门卖河蚌。比如,兰陵菜市场有两个河蚌摊位,清潭菜市场有一个。

“蚌肉笃豆腐”,几乎每个顾客都是冲着这道菜而买下一篮蚌肉的。看起来很有经验的主妇告诉记者:“河蚌就要这个时间吃,过了清明就不好吃了。”

兰陵菜市场一楼水产摊位,卖蚌肉的第一家是个三四十岁的女摊主,第二家是一家三口,五十多岁的老夫妻和他们的女儿。第二家摊位上,还未开口的河蚌一层一层码得整整齐齐,一个与老板娘年纪相仿的女顾客正在买蚌肉。女顾客告诉记者,她已经在这个摊位上买了好几年的蚌肉,这次买了30元,是五个人吃的量。

蚌肉4元一斤,女顾客买了30元,也就是7.5斤。作为外行,记者觉得这个量似乎有点夸张,女顾客看了记者一眼说:“你不要看着一篮子蚌肉好像很多,一烧会缩掉好多。我还要去买一颗小点的笋,放几片咸肉,一块豆腐,炖一锅汤,最多半小时就好了。就算人少,最起码也要买20元的,太少烧不出来那个鲜味的。”

递到顾客手里的蚌肉,都是已经挑过肠鳃、敲过的。这些服务,完全不用顾客开口提醒。

清潭菜市场的河蚌摊位也是夫妻档,这里卖的河蚌10元3斤,老板娘说很久没涨价了。老板一边用小刀撬蚌肉一边跟顾客聊天,“现在的小孩很多菜都不认识,吃蚌肉时都不知道吃的是什么肉。不像我们,从小就会下河去摸河蚌。”

撬出来的蚌肉,先用一盆清水冲洗一下,然后去掉肠鳃,最后由老板娘用一根正方形的木棒细细地敲打蚌肉,看看木棒的颜色就知道它已经在摊位上“服役”很多年了。

听说蚌肉拿回家用盐洗净粘液,清水冲洗后就能下锅烹饪了,记者作为一个在常州生活了多年的北方人,虽从未自己动手做过“蚌肉笃豆腐”,这次不禁也有了试一试的意愿。大家不是都说了,过了清明蚌肉就老了,得抓紧尝鲜。

老年朋友千万别犹豫 关于上海市普陀区、松江区和闵行区来常返常人员健康管理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