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洪涛 文 王锐 摄
28岁的葛心亮是一名理发师。来常后,他16岁开始学习理发,经过10多年的打拼,开了自己的理发店,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本期“记者跟你一起干”栏目,记者来到葛心亮的理发店,体验理发师的工作,看小葛是如何一步步将梦想变成现实的。
现场
洗头有讲究,很多理发师都是从洗头工做起
5月9日下午3点钟左右,记者来到葛心亮开在银河湾明苑的理发店。此时,店内一位客人刚刚理完发。趁着这个空档,葛心亮赶紧拿起桌上的外卖,吃了起来。
饭菜放的时间久了,有些凉。葛心亮顾不上这么多了,因为一位预约的客人马上就会过来。吃完饭,刚喝了口水,预约的客人就到了。
“理发是一门技术活,需要慢慢学。今天,你就先为客人洗洗头,给我打打下手吧!”葛心亮边给记者做示范边讲要点:“水温要保持在38℃左右,洗头发时切记不能把水喷到顾客的耳朵上和脸上……”
葛心亮说,理发师大多是从洗头工做起的,他自己就做了一年的洗头工。
记者第一次学习为客人洗头,心里难免有些紧张。在开水龙头前,葛心亮提醒,为客人洗头前,一定要先试水温,如果水温和体感温度差不多,就可以试洗了。
记者为客人洗头时,葛心亮在一边叮嘱:“上洗发水后,一定要轻轻在客人头上搓出泡沫。而且,头发覆盖的部位都要涂抹上,这样才能洗干净。”
为防止喷客人一耳朵水,葛心亮告诉记者,要用一只手围住客人耳朵,然后进行清洗。
15分钟后,洗头结束,客人表示满意:“水温合适,下手轻重合适,如果速度再快一些就好了!”
情结
从小喜欢做发型,踏入理发圈后再也没有改行
记者为客人洗完头,葛心亮开始理发。理发时,他让记者站在旁边观摩学习,这也是每个新手学徒必经的阶段。
“此外,我们还要学习理论知识和实操练习。要想成为一名好理发师,最关键的是要热爱这个职业。”葛心亮介绍,他2000年从安徽亳州老家来常州读书,2009年初中毕业后,没再继续学业。上初中时,他就喜欢弄发型耍帅,梦想着成为一名著名的发型师。他找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洗头工。此后,他一直在理发圈打拼。
在为客人理发前,葛心亮的实操训练都是在店里买来的人头模型上完成的。
他首次为客人理发是在2011年秋天。当时,朋友的理发店搞了一个团购活动,因为价格便宜,前来理发的人特别多。于是,他便自告奋勇去帮忙。
第一个客人是一位和他年纪相仿的小伙子,对方得知理发师是新手后,并不在意,反而对葛心亮给予鼓励。尽管此前经过上百遍练习,但由于太紧张,葛心亮花了一个小时才给客人理完发。此后的三个月内,他和朋友三人为近3000人次理发,由此,他的理发技术得到大大提升。
收获
靠勤劳工作开了自己的店,买了车和房
从下午3点多到5点多,葛心亮的客人就没有断过。都是熟客,大多是女性。除了剪头发,有的还需要烫发、染发。
“如果只是剪头发,一个小时内就够了,但烫染至少需要两三个小时。”葛心亮说,一些客人喜欢在饭点来,所以,他都是晚上忙活完再吃晚饭。而这时候,一般都是晚上10点钟以后了。
“2016年开店后的前两年还算轻松,最近这两年,我基本就是这个工作状态。”葛心亮说,开店第一年没什么生意,一度让他很担心。由于他喜欢钻研理发技术,服务态度好,第二年的营业额便开始猛增。这两年,小店一年的营业额在50万元左右。现在,他不仅在常州买了车和房,还收获了爱情。
葛心亮的妻子也是一位理发师。她经常在店里帮忙,但自从有了孩子后,精力主要放在了孩子身上。
“只要肯干,就有幸福生活。我现在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幸福。”葛心亮说,目前最大的愿望是守好这一家店,努力把它做成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