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冰 胡平 常工宣
图文报道
4月26日,记者见到梁修影时,他正在给同事们讲解机器人焊接工艺。作为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焊接机器人批量应用开拓者之一,梁修影在结构件工艺改进、机器人研究应用、产能提升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为企业培养了大批焊接机器人应用人才。
对于焊接机器人的应用,梁修影有自己的想法。他说:“当代工匠,就是要赋予机器人‘灵魂’,从而让机器人更精准、细致、高效地设计产品、雕琢产品。”
2007年11月,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引入第一台焊接机器人。如何驾驭焊接机器人,让它在实际生产中最大程度发挥作用?这成了当时职工们关注和热议的一个话题,也是一个有挑战性的课题。刚入职的梁修影主动请缨,要求加入焊接机器人技术攻关团队。
“那段时间,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攻关,甚至连晚上做梦都会梦到白天遇到的难题。”梁修影说,每一个难题的攻关都要经过几十、几百次的试验,极大的压力和工作强度把他身边的不少“战友”都给击退了,3个月后,只剩他一个人仍在坚持。经过连续3个多月的攻坚克难,梁修影终获成功——可以自如指挥焊接机器人“上岗”了。
2010年11月,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作为广西柳工的技术骨干,梁修影被总部派来常州。在常州,梁修影又一头扎进了工厂筹建的大小事务中,工艺布局、设备安装调试、程序编制、试验分析等各项工作,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他与团队成员一步一个脚印,按时完成了工厂建设并顺利投产。
提质增效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永恒主题。梁修影把技术创新的目光投向了生产工艺,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2016年,新产品908E/205C/922E等机型的四大部件要在柳工常州试制生产,梁修影抓住这一契机,利用焊接机器人示范完成了8种部件16套新程序,最终实现批量生产的同时,还利用闲置机器人进行技术改造,首次突破采用机器人焊接915/922/925等机型工作装置腹板任务,为公司创造效益近百万元。其中,《160后桥箱机器人焊接工艺改进》项目,使焊接合格率由原来的48.67%提高至88%。
2018年,梁修影率队参加全国机器人焊接技能职业竞赛。高强度、高难度的集训考验着大家的耐心与韧劲,他和队员们每天花在机器人程序设计与工艺研究上的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有一次,他们遇到立焊缝转平焊缝时无法转角的工艺难题,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梁修影和团队成员每天练习到凌晨,整整持续了1个月,终于攻克了难题,团队整体焊接水平得到了质的跃升,并在全国大赛中一举夺得团体总冠军。
至今,梁修影已率领团队连续3年在全国大赛中夺得好成绩,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机器人焊接后备人才。2021年7月,梁修影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今年荣获第三届常州市“龙城工匠”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