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版:城事 人物志
2024年05月14日

今年5月16日是王诤将军诞辰115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到来之际——

王诤将军长子深情回忆父亲的最后岁月

1977年11月,王诤将军在武汉电子对抗演习总结会上讲话。

王诤将军的珍贵手稿

1955年,参加授衔后的王诤将军。

1977年12月,王诤将军手术后在全国电子工业领导干部大会上讲话。

■本报记者 吕洪涛

图片由王诤红色文化研究会提供

“半部电台起家,一生征战为民。”王诤将军的革命生涯极富传奇色彩,他被称为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之父和我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

今年5月16日是王诤将军诞辰115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到来之际,王诤将军长子、81岁的王苏民深情回忆父亲为国为民的感人故事。

生命最后阶段,他主持了我军第一次电子对抗演习

“回忆父亲,让我最感动的是他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心里装的仍然是工作,是我国的电子工业如何发展。”为了纪念父亲,今年以来,王苏民写了一系列文章,回忆其高尚品格和为国为民的精神。大部分文章讲述了王诤将军在上世纪70年代,身患重病仍心系国家发展的故事。

王苏民回忆,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王诤将军就曾赴朝鲜战场考察美军对我军通信、雷达装备的干扰,并组建了电子对抗研究机构和部队。

“上世纪60年代,父亲亲自组织研制抗干扰设备,几次击落美军U-2飞机;上世纪70年代,电子对抗在几次中东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当时,我军的电子对抗装备既缺防御能力,又少进攻手段,甚至一些指挥员还不了解什么是电子对抗。”

针对这种情况,王诤将军专门指示制作了电子对抗战例的电影,并多次邀请领导观看。1977年11月,王诤将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坚持主持了我军第一次大规模电子对抗演习,让参加观摩的我军高级指挥员认识到电子对抗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三年时间,他率队成功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卫星通信地球站

1972年6月,王诤将军带领有关人员,前往广西边境、海南岛考察我军的雷达。他从广西宁明到海南北部湾一线,再到广东湛江,所有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

“当时,父亲已经六十多岁。‘文革’期间被关押了五年,身体受到严重的摧残,但他却一点不知道疲倦,一直在工作。他恢复工作后,第一次主持电子工业全国性的大型会议,克服了各种干扰,重新规划了我国的电子工业。”

王苏民回忆,1973年初,周恩来总理召见王诤将军,提出研制卫星通信地球站。

“父亲略做思考后,向总理表示:‘三年内,到1975年底拿出我们自己研制的卫星通信地球站!’此后,父亲立即召集邮电部、七机部、广播事业局、通信兵部,开展多次座谈,研制卫星通讯地球站的工作全面展开。”

1975年12月,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卫星通信地球站问世,地球站的元器件全部国产化。该卫星通信地球站接收到印度洋上空3.6万千米国际4号卫星的电视信号,且图像清晰、伴音清楚。

1984年4月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北京地球站接收、发送中央电视台节目图像清晰。我们向全世界宣布: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已跨入了国际卫星通信之列。举国欢腾,世界震惊!

他采取果断措施,成功处理突发事件

1977年7月,空军某部发生一起突发事件,该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我军刚换装的新型敌我识别器存在严重泄密风险,这牵涉到我海陆空三军的敌我识别!

“父亲马上了解情况,立即召集有关部门,开会紧急研究对策,做好保密工作。”王苏民回忆,这次会议安排在香山,他本人也参加了。

“开会第二天,大家都没想到,父亲在警卫员的搀扶下来到了会场。他看起来苍白消瘦、身体虚弱,秘书告诉我,父亲非要参加会议,拦都拦不住。大家都站起来目视着父亲坐下,他摆摆手让大家都坐下继续开会。他则静静地做着笔记……”

由于采取了果断稳妥的措施,这次意外最终化险为夷。后来,随着武器装备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敌我识别系统愈发重要。

王诤将军一直非常关心敌我识别系统的研制,并亲自过问,多次观看系统试验和地空联合敌我识别作战演习,他强调:“敌我识别系统是海陆空兵器作战的关键,要接受这次教训,从密码的设置上考虑,尽快搞出一套新的,而且要用一备一。”他还把敌我识别系统专家李家驹接到驻地,两人谈了很久。

当年10月,王诤将军对新的研制方案专门作了批示。由李家驹主持,生产、科研和使用部门通力协作,很快研制出了新系统,并做到了用一备一。后来,已是院士的李家驹专门撰文,深情地回忆了这段让他难以忘怀的往事。

具有远见卓识,他确定了电子工业发展必须军民结合的方针

1963年,我国成立了纳入国防工业体系的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王诤将军为首任部长。为制定电子工业发展的战略方针,他组织专门调研后,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论证,确定了电子工业发展必须军民结合的方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电子工业要为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服务的方针”,使电子工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王诤将军身体力行,1973年4月至7月,花了三个多月时间,跑遍了基础较好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以及潜力巨大的桂、黔、川三线地区的电子工业厂点,进行调查研究。1977年底,他的病情日益加重,在病榻上写给上级的报告中,专门阐述了如何发展我国的电子工业。

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78年初,王诤将军申请国家财政2000万美元,由时任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李瑞负责,利用关系,投资设厂以引进技术并供应国内的需求。这对于国内的需求来说,尽管是杯水车薪,但王诤将军想尝试闯出一条路,以推动我国集成电路研发、生产的快速提升。

“在父亲的推动下,我国电子工业民品的研发和生产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回首走过的道路,当年他顶住压力,坚持、贯彻‘电子工业必须军民结合,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发展方针是多么具有远见卓识。”王苏民回忆,当时,父亲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关于家里的事情,他什么都没有交代过,考虑的只有工作。“只要精神好一点,他就要找人谈话、开会。医生和家里人也都不阻止了,因为他说过:‘一个共产党员不能工作是最大的痛苦。’父亲的精神至今激励和影响着我们。”

相关链接

王诤,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人,1909年5月16日生,原名吴人鉴,字风岗,号雨峰,是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创立者,领导创建了我党第一个广播电台;是我国电子工业的开拓者和卓越领导人,对我军无线电侦察、通信、电子对抗、机要保密事业,对我国广播、邮电、气象、航天事业,以及这些领域的干部、科技工作者、职工队伍的建设,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55年,王诤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