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版:城事 档案柜
2024年05月14日

从“运”到“动”——

在运河边行走, 让“水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

当年常州运河边的挑挽业

旧时常州大运河上货运繁忙

健步走、赛艇,大运河让大家“动”起来。

在大运河边行走的人们

■吕亦菲 文 夏晨希 摄 部分图片由薛炳焕提供

从古至今,运河边从不缺行走的人。

曾经的运河是沟通南北经济的大动脉,也是无数人的生计线。在没有机械做动力的年代,那些运河边的纤夫、挑夫们靠着卖苦力来生活,他们面对烈风和暴雨的煎熬,经历着劳累、贫穷和困苦。

如今,运河已不再是交通运输要道,但运河“水经济”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更加多维的价值。在运河边行走的人,他们的目的或为休闲,或为竞赛。这条母亲河变成了一条“运动”的河。

运河边的纤夫,“纤绳荡悠悠”可不浪漫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首《纤夫的爱》火遍大江南北,然而运河边真正的纤夫却没有那种浪漫。明清京杭大运河漕粮运输过程中,需要大量纤夫牵挽,纤夫拉纤是保障漕运的重要一环。江南水网发达,水量较大,运河淤浅相对较少,但也需要纤夫。据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江苏省、浙江省各水驿皆设有纤夫。另外,其他一些运河支河也需要纤夫,如与江南运河相连的金坛河也有大量纤夫:“金坛运河北联丹阳,南接溧阳宜兴,宜兴作为清代的陶都,其运河往北方的陶器都必经金坛。岸边聚集大量纤夫”。

道光十九年,往来北京、江南之间的龚自珍作《己亥杂诗》,曾提及运河纤夫的情况:“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如此类推,从一般情况来看,若一条船需要十名左右纤夫,运河上航行的所有官民船只所需纤夫数量相当可观。

根据相关记载,不管是长纤或者短纤,纤夫都由农民或者无业游民转化而来。所谓长纤和短纤,并不以时间作为划分标准,而是以存在方式作为划分依据。“长纤者”,是指驿站囤养的纤夫;短纤则是指临时被雇募的纤夫。长纤来自运河上的水驿,“有水驿之处,有水手、水夫、纤夫”。纤夫即“供舟楫牵挽之役”,负责将船从此一驿送至下一驿。

他们用脚步,绘出运河经济百家旺

由我市资深文史专家邵志强、张戬伟合著的《常州运河史话》中这样记载,清末,常州地区的米、豆业等迅猛发展,用于水陆衔接的各种挑挽业、箩行业开始兴盛。随着现代工业兴起,机械制造、纺织印染、商堆栈库、粮油加工等行业接踵繁盛,挑挽业作为产业链中一环,开始成型并兴旺。

常州挑挽业源起于清宣统年间,历百年发展,行业类计有“畚舱业”“粉麸业”“挑糠业”“扛煤业”“轮埠业”“端把业”等行业,个体从业人员包括“脚夫”“扛夫”“轿夫”“车夫”“差夫”等。

清宣统年间,常州豆米行业在江南地区崭露头角,粮食加工企业大兴,豆粮运输量猛增。岸船相接,需要用畚箕把豆抄上舱面、短途驳运,简称“畚舱”。于是,运河边出现了专事畚舱工作的劳力,称“畚舱业”。

宣统二年,常州出现“牛磨箩筛粉坊” 等近10家豆粮磨粉企业,因为粮食粉碎后体积增加,需要专门挑夫,于是“粉麸业”形成。1919年后,机器面粉厂相继开业,其加工后的小麦、面粉、麸皮,需要劳力挑挽上下船、出入库,“粉麸业”从业人员队伍得到发展。

此后,常州碾米业孤军奋进,形成规模。其副产品砻糠,体积庞大,需要及时清运。砻糠又是茶水业、浴室业的燃料,每天需求量巨大,于是形成了专门的“挑糠业”。

清末至民国期间,常州客运码头上,旅客的小件货物,需要专人帮助挑挽运送。货运码头承担全城百十家粮行堆栈、粮棉货场的货物,亦需专人帮助装卸。于是,专门在轮埠范围内帮助搬运的运输,被称为“轮埠业”。

挑挽业从业人员,以个体劳动者的形式出现,主要受雇于乡间小型企业与商家,以粮行、米厂、油厂、砻坊、油坊、牛行、猪行、码头、车站、南北杂货店货源搬运为主,兼做抬轿、推车、扛棺、殓尸等杂差,义务担任消防队员,管理“灭火水龙”。有时也以多人形式,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上百人,完成较大的工作任务,此时的称谓为“脚班”“箩行”。

穿梭在水乡,黄包车业一度成为支柱产业

与挑挽业类似的运输业,是常州的人力车业。人力车,常州人称“东洋车”“洋车”。又因其为引人注目招揽生意,车身漆以黄漆,故称“黄包车”。

张戬伟告诉记者,1917年,常州民间筹建人力车公司,翌年,第一家人力车公司“合兴赁代所”开始营业。此后,福利、先后、利民、顺记、安泰等人力车行相继开业。至1935年6月,报载“本邑车行有合兴、快利、捷程等20余家,出租黄包车750辆”。按人车比例约3:1 计算,人力车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这个数字,在城区人口仅10余万的情况下,已经构成支柱产业。

常州的黄包车业,因政府租赁使用而进入全盛期。1928年5月1日,《武进报》以《武丹路通黄包车》为题,报道常州官员第一次租赁黄包车下乡的情况。据载:“城建局长庄中希,偕同通江路常委会委员等,赴奔牛开通江路第二次常委会。随乘黄包车4步(辆)。一路经过新闸镇,参观蚕桑指导所。又经过连江桥,察看河工,并随途考察各段筑路成绩。至中午,莅奔(牛)。一路观者骇然,可谓开风气之先。”因政府示范,常州黄包车通行范围,从此进入乡间道路。民间甚至有人拟筹建“丹阳路黄包车公司”。1931年,常州乡镇奔牛镇率先开办人力车行。其后,常州周围集镇,如龙虎塘、湖塘桥、白家桥等,均通行了黄包车。

1945年,抗战胜利。同年11月16日,民国政府颁布《整理营业人力车条例》,人力车公司与从业人员重新登记开业。常州城区设定2000辆额度。1947年,常州城区计有人力车公司20多家、车辆1200辆,另有个体从业人员自置车辆约70辆,从业人员总数达300多人。1949年时,常州人力车公司达30余家,黄包车总数达1300多辆,从业人员约4000人。建有行业社团组织如“人力车租赁同业公会”“人力车职业工会”。

“体育+文旅”,打造、培育“大运河”IP赛事

如今,在大运河边行走的人,换了一种心情。

随着大运河文化保护国家战略的启动,大运河流域体育文化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契机。近日,2024健步走江苏(常州站)暨“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公益活动在常州启动。

我市从2013年起连续十余年举办“常走大运”健身走活动,“常走大运”是常州运河遗产保护宣传的首创性群众活动品牌,为宣传、传承大运河文化搭建平台,提供载体。自2021年起,该活动升格为“行走大运河”国家品牌,在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打造集文化体验、运动休闲、景观赛事于一体的体育文化旅游活动,是推进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必然选择。对于常州体育赛事来说,大运河文化一直是体育赛事的热土。近些年,常州培育了“发现常州”城市定向赛、古运河皮划艇赛等一系列“大运河”IP赛事,今年常州率先推出全域马拉松,实现“一区一马一特色”,上半年的4场马拉松赛事,有3场比赛的路线途经大运河。此外常州还建设了健身步道、二代全民健身路径等一批沿河全民健身设施,将大运河常州段建设成区域经济的聚集带、文化遗产的展示带、全民健身的活力带。

大运河流域“体育+文旅”融合发展让“水经济”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机。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