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版:城事 档案柜
2024年05月21日

尚书码头:

老常州人心中最鲜活的记忆

尚书码头石碑

尚书码头以及不远处的天禧桥

席建立回忆尚书码头的故事

古运河和明运河交汇处

■吕洪涛 图文报道

进入常州市区的运河水,贴着城墙流到西水关处一分为二:一支流向广化桥,一支流向弋桥。流向弋桥的西瀛里段,靠近弋桥处有一石驳码头,平台较大,被称为尚书码头。在老一辈常州人的心里,尚书码头及其周边尚书弄等,都是那个时代最鲜活的记忆。

曾经,这里是胡尚书回常歇船的地方

“小时候我家就在这附近,所以对这个尚书码头熟悉得不得了。”今年67岁的席建立是江苏省作家协会的会员,长期关注常州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和传统,曾写过有关运河的书籍。

谈起常州的码头,席建立很有感情,尤其是对尚书码头。“因为离家近嘛。我小时候住在吊桥路附近的商业宿舍,走过来也就十分钟。”

小时候,席建立不知道多少次从尚书码头走过。后来长大了,他才了解到尚书码头的来历。原来,尚书码头这个称呼和明朝初期六朝元老、曾担任礼部尚书的胡濙有关。“据说,胡尚书回常时,这里曾是他歇船的地方。”

席建立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从尚书码头向北出巷,在西瀛里街对面几间平屋的两边,是两条深窄的小巷弄堂。这条小巷旧时被称为“尚书东弄”和“尚书西弄”,这里曾是胡濙生活过的地方。

历史上,胡濙为官注重名声,辅佐了明朝六位皇帝。82岁时,胡濙告老还乡。1463年,胡濙在常州病逝,终年89岁,朝廷追赠太保,谥号忠安。

原来,尚书码头里还有这样一段传说故事

资料记载,胡濙少年时家境贫穷,常到对面顺大粮店借钱。有一年年底,粮店老板发现少了一锭50两银子,怀疑是对门穷秀才胡濙拿去的,就差伙计去问。没想到,伙计带回一张字条,上写“此银疑我算我拿,何必再去冤别人。日后若有好转时,定当加息了此债。”粮店老板看了,不再言语。过了数天,粮店伙计在地板破洞中发现了丢失的一锭银子。粮店老板这才明白冤枉了胡濙,就去赔礼,并送五两银子。胡濙妻子告诉老板,胡濙不在家,进京赶考去了。

后来胡濙考中了进士,荣归故里。妻子对他说:“对面粮店老板经常帮助我们,应去回回情。”胡濙说:“应该去”。恰巧,粮店老板外出办货,不在家,胡濙便留下一锭银子和一张字条,几天后便带着家眷上任去了。粮店老板回家后,打开字条,上面写着:“对人不可看貌相,是非总能分清爽。君子不念旧时恶,一锭银子人情长。”

老板回到店里看到字条,只怪当年自己做事鲁莽,心想人家已去赴任,当面交还银子已不可能了,就拿这锭银子为他做点好事吧。

于是,这个店老板就在运河边修造了一个又阔又平的码头,方便街坊邻居上下岸或洗刷用。同时立碑一块,上刻“尚书码头”四字。

“虽然这个故事是传说,但故事里却凝聚着常州人乐于助人、知恩图报的良好品质。”席建立说。

当时,尚书码头一带还有老浴室和老茶楼,都很火爆

“尚书码头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尚书弄,还有尚书弄旁边的老混堂——常青浴室。”席建立回忆,常青浴室在当时的常州很有名。

老常州人称浴室、澡堂为“混堂”。老式的混堂有着厚厚的门帘,掀开门帘扑面而来的是夹杂着肥皂味和江湖味的蒸腾热气。从前的混堂,每到冬天都要排队,洗头汤的客人吃过午饭就来了,一泡就是一下午,泡完再找个熟识的师傅修脚搓背。人洗清爽了,水也浑浊了。

“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只要来到混堂里,人们就会毫无保留坦诚相见。老一辈的常州人经常讲,没有一起去过混堂,如何谈得上兄弟?”席建立对常青浴室印象很深的是那个挂衣服的丫杈。浴室里客人多,衣服多,跑堂都要将客人脱下来的衣服用丫杈挂到高高的衣架上。

关于丫杈,常州民俗专家季全保也曾专门回忆过:“别小看了用丫杈挂衣服这个活,那是有讲究的。首先,一只手帮顾客打理衣服,另一只手里的丫杈头不能滑掉。整理客人的衣服,必须上下装挂到一起,然后找块大毛巾覆盖在上面,避免吃到灰。”

紧靠着常青浴室的是天禧茶楼,这个茶楼也曾非常有名,就连郊区的人都上这里来吃早茶。人们在这里吃着早茶,了解最新的豆市河米市的相关信息。那时候,这里就是市场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人来人往,非常火爆。

今年80岁的王鲁明年轻时曾生活在南大街,据他回忆,尚书码头附近还有一个店非常有名,那就是迎桂馒头店。“迎桂的小笼馒头非常有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发了工资后,就来这里吃一顿小笼馒头,那是一件特别骄傲的事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尚书弄和尚书码头被拆除。二十年前,我市新建尚书码头,并立有“尚书码头”的石碑,上面刻有相关介绍。“现在的码头和以前的那个不一样了。时代不同了,现在码头变成景观了。”席建立说。

因为运河改造,很多码头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运河码头是运河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运河两岸赖以生活的必需。运河和码头是一体的,是运河紧密联系两岸的脐带。没有了码头,运河将不再完整。”常州著名文史专家张戬炜介绍,常州运河曾有过许多码头,是运河和城市经济、文化以及沿河居民生活发生水乳交融联系的见证。

资料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市尚存渡口码头48处,其中10处分布在大运河上。

千百年来,运河两岸居民生活用水取之于运河,每天淘米、洗菜、洗衣服也都依赖于运河,因此大运河上的生活码头有很多。后来,随着自来水普遍入户以后,再加上水质的变化,生活码头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常州运河的绝大多数各类码头消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4年,常州按四级航道标准改造运河,4月动工,1989年5月竣工,航道由原来的25—30米左右拓宽至60米左右,运河两岸新建驳岸,很多码头随之消失。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