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版:城事 乐学派
2024年05月24日

大成之光照亮每一个生命的成长

市二中: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二中

进学仪式是二中高一学生的“入学礼”

二中百年风华校史馆

二中金声合唱团在第六届江苏省紫金艺术节中获得少年组金奖

■本报记者 毛翠娥 尤佳

本报通讯员 莫太平 图文报道

初夏的常州市第二中学校园,芬芳与双杰像为伴,朗朗读书声在唐荆川像与赵翼像之间回荡。

市二中校址为创建于唐肃宗至德年间的常州府学,故有“千年府学、五朝文庙”之盛誉。

今年10月,市二中将迎来百年华诞。百年老校弦歌不辍,续写着新时代华章。

“二中,教我如何不想她”

1959年至1969年担任市二中校长的羊淇先生,是1924年生人,与二中同岁。去年11月,他得知二中千年府学馆和百年校史馆已建成,特意回到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当看到校史馆陈列着自己当年的任命书、校庆题字时,老校长感慨万千,回望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历经一年多的筹建和布展,千年府学文化馆、百年风华校史馆、红色记忆文化长廊,成为府学校园的新地标,也是常州学子的网红打卡点。随着庆祝百年华诞消息的公布,校友、故交向学校捐赠与校史相关的实物和资料,积极投稿“教我如何不想她·我与二中的故事”微信公众号专栏。校友故交以二中之精神,皓首昂扬、步步铿锵;而二中精神亦借“两馆一廊”中的历史见证,校史典籍里的文字记述,向更深、更远处激荡。

晨曦微露,书声琅琅,古韵今风交织在这方读书圣地。漫步校园,步步皆历史,处处有文化。不管是代表常州府学“重学兴教”历史传统的荣赐亭,还是明万历年间常州府学训导王允东题写“铭文”的兴文井,它们赋予“府学十八景”鲜活的生命力。

市二中这座园林式学校,既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也跟上了数字时代的步伐。依托科技与教育的双向赋能,学校加强“智能+”环境、“数字+”资源、“智联+”场景建设。通过开发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教室、数字化交互系统、云课堂、云直播,学校为学生搭建多元的信息化平台,重构智能化学习空间。

校园空间有限度,校园文化无边界。无论是沉浸式的“两馆一廊”,还是“活校史”——“教我如何不想她”专栏,二中给学子打造了无边界校园。

学高身正育新人

“她是我们最喜欢的物理老师,经常和我们聊天、开玩笑,关注我们的思想动态。”“她讲课深入浅出,再难懂的问题,经她一讲解,我们就能明白。”“我喜欢上她的实验课,在动手操作中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彻。”这是学生给吴敏老师的“画像”,鲜活生动。每年教师节,二中学子都会用文字给老师“画像”。

吴敏老师是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对象、龙城十佳教师,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近五年,她连续奋战在高三毕业班。她坚持深耕教育一线,以优秀的教学水平传承二中精神。在江苏省高中物理优课、省实验创新教学、省信息化教学能手、“华东六省一市”优质课等赛事中斩获一等奖。近年来,她独立主持了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深度学习理论下高中物理课堂重构的研究》,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核心期刊。

像吴敏老师一样,拥有学生粉丝团的还有音乐教师纪荣平。纪老师是很多学生们心中的“NO.1”。对于金声合唱团的学生们来说,纪老师带着他们追逐声音的力量,也培育出艺术的火种。挥汗如雨时,纪老师给他们买冷饮;遇到练习瓶颈时,纪老师耐心地讲解示范;学生过生日时,纪老师帮他们点起生日蜡烛……正是这些日日夜夜的陪伴,让二中金声合唱团在第六届江苏省紫金艺术节中获得少年组金奖,实现常州在此项赛事上零的突破。

市二中秉承“大成之光照亮每一个生命成长”的理念,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大成教师”的培育过程中,致力于培养新时代的“大德有成”的“大成教师”。

“致远行动”展风采

“青年说”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全球思维。“通过参与‘青年说’活动,让我从害怕在公众场合露面的I人(内向人格类型),转变为勇于表现自我的E人(外向人格类型)。”参加首届“青年说”活动的陈嘉妮同学如是说。

为全方位育人,市二中有属于自己的校园活动“百”团日。在“百”团活动中,学生大展身手,彰显社团风采,在艺术节和运动会上大放异彩。“我在二中勤耕作”,府学农场里的蔬菜瓜果,结出自我劳动的丰硕成果;“我在二中品茶香”,荆溪茶修课堂学习茶文化,品出传统文化的氤氲绵延;“我在二中秀才艺”,在“艺路繁花”的大舞台上展示自我,秀出歌者舞者演奏者的自信大方……

学校立足于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大成文化”涵育“奋进”品格的实践工程》,以德育工作为抓手,提出“大成·德育致远行动”,构建以美致远、以文致远、以行致远、以德致远、以评致远的“五位一体”育人体系,助力学生来一场智慧交锋。

学校深耕府学特色场域,开展“以美致远”行动,创设沉浸式育人场景。开展“我为诚肃找理由”“府学建筑命名大讨论”“我为校园画张像”等精彩活动。学校立足亭式书院课程体系,开展“以文致远”行动,引导学生修身、修学。开展“以行致远”行动,鼓励学生参与传统节日、仪式课程、校园科技节、校园文化节、校园运动会等主题活动,以及儒学寻根行、弘毅义工服务行、国际文化交流行等研学活动。

二中立足五大“致远行动”,通过构建活泼的校园生活样态,不断培养出具有文化自信的“奋进青年”。

君子栋梁扬风貌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的青春才刚开始,无数的精彩在等待着你们,披星戴月走过的路,终将会繁花遍地!”又是一年高考时,二中考生收到了来自2022届学姐王雅舒的祝福。当年,她以高分被西安交通大学文科实验班录取。同样优秀的还有2021届毕业生陶飞廉,现就读于南京大学工科试验班。高中阶段的他曾获得“江苏省最美中学生标兵”称号,摘得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国家二等奖、江苏省一等奖,第十八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初赛一等奖等荣誉。2023届毕业生路云舟是科技创新小达人,曾斩获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三等奖、2022VEX机器人世锦赛中国总决赛二等奖、2020—2021VEX机器人亚洲公开赛二等奖、第三届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奖项。

近年高考,市二中高分段年年创新高,一大批学子实现了自己的“双一流”高校梦想。学校依托江苏省府学文化课程基地和江苏省理科创想实验课程基地,深入挖掘府学历史文化资源,把儒学的仁、义、礼、智、信融入现代教育理念中,致力于培育“人中君子,国之栋梁”。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组建了高一“文星班”、高二“文昌班”、高三“文魁班”,采取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奋进青年指导中心”由心理、生活、学业和生涯四大中心组成,对学生成长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帮助学生规划成长目标,向更高处攀登。学校独有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式,在打通与跨界、交互与输出中创生育人新样态。

不忘历史人文传承,继往开来国之栋梁。市二中将继续秉持“大成文化”之理念,打造儒风雅韵人文校园,让大成之光照亮每一个生命的成长。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