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版:第一升学
2024年05月24日

在常高校毕业生

“研”值拉满 勇敢追梦

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10-527宿舍的6名同学

■本报记者 许愿

图文报道

近日,各地考研复试成绩陆续公布,一批批有志学子用不懈的努力完成了梦想。让我们听听这些成长奋斗、追梦圆梦的青春故事。

同寝六兄弟全“研”上岸

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传来好消息,10-527宿舍的高钊、周琪、曹楷、贺友琦、李岩塑、段世金在今年的考研中分别被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录取。

“特别要提到我们宿舍的氛围,尽管大家的专业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在潜移默化中激励着彼此。”担任了两年学院学生会主席的李岩塑表示。华罗庚学院是常州大学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而成立的荣誉学院,实行单独编班,前两年进行大类培养,后两年按学生所选专业培养,从政策措施上鼓励学生进行交叉学科专业的学习。宿舍的每位同学都来自不同的专业,在学习上都有各自的选择和方向,但面对很多相似的问题,他们会一起勾画考试重点、讨论难点疑问、互相猜题、互相测试、共同分享考试信息和资源。“很庆幸我们有着共同的拼搏目标,大家会在自己的努力基础上再一起交流,把学习效果和效率达到最大化。”高钊表示,这种宿舍氛围是他考研路上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

除了高效的时间管理、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不断探索合作学习方法……大家不约而同地说,更加珍贵的正是这份在青春里结下的友谊,鼓励着彼此勇攀高峰,挑战自我。

从战士到硕士 “兵哥哥”能文能武

近日,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颜新雨以“笔试、面试、总分”三个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取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实现了笔杆换钢枪、从战士到硕士的转变,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从军、求学路。

2018年9月,颜新雨考入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源于内心的信仰与追求,他在大一时便有了当兵的想法。“以青春之我,书写报国华章。”怀揣着这样的梦想,他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回顾在火热军营的那两年,从刚入伍时跑步跑不动、器械上不去的新兵蛋子,到耐心教导新兵训练的老兵,再到体能素质优异、代表中队抽调去支队比武的义务兵副班长,颜新雨顺利完成了首都执勤安保、车站处突维稳等多次任务,“每一个阶段都是一次成长和蜕变,在部队里,我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力和自立担当的能力,也拥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不服输的奋斗精神。”

2020年颜新雨退役复学,成为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20通信2班的学生。退役归来,他迅速适应身份的转变,为自己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主动担任班级学习委员,从学生干部到中共党员,一直积极为同学们服务,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

怀揣梦想的他并未止步于此,选择继续读研深造。在考研的备战过程中,颜新雨充分发挥出在部队中培养的优良品质,严于律己、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考研梦想,“我会依然保持军人本色,不忘初心,保持满腔的信心与热情,继续踏上下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颜新雨坚定地说。

“宝藏党支部”的秘诀

常州工学院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党委第四学生党支部今年有8名毕业生,其中6名顺利考上研究生。近日,这个“宝藏党支部”举行了经验交流会。

6名同学都来自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丁闻成表示:“考研对个体的自控力要求极高。选择考研,就是想对自己发起挑战,进一步提升自控力,拓展发展平台。”徐志远则表示,受到大一下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启发,考研想法在那时已经萌芽。

“我们支部党员都是互帮互助,形成了一个考研搭子团。我们经常会在一起讨论学习方面的问题,也会在学习遇到瓶颈时相互鼓励。”姚文旭笑说自己特别喜欢睡觉,最有效的放松方式就是睡觉,偶尔也会打打游戏调节状态。丁闻成和刘家豪都喜欢打篮球,每周五傍晚,两人都会相约到篮球场,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投篮运球。平日里,6个人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分享学习资料,讨论遇到的问题,互相鼓励打气。姚文旭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经常向徐开富请教英语做题思路,并一起钻研探讨数学习题的解法。等大家都获得面试资格后,他们又轮流当考生,轮流当面试官,进行多轮模拟面试,确保了面试现场能正常发挥水平。

支部浓厚的学习氛围得益于数年来历届党员形成的良好传承。记者了解到,支部会邀请有成功经验的党员同志担任“朋辈导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为考研学子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同时,注重强化思想引领,让支部成员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使命中,脚踏实地,创先争优。

没有上一篇了... ... 校园美食文化节 畅享美好“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