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版:小记者 播报
2024年06月13日

九里小学常报小记者主题活动

“醋”,你是今天的主角

近期,九里小学的常报小记者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走进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细细品读了一段关于醋的历史文化;参观中国米芾书法公园,领略了书法艺术的魅力。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参观了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对于镇江源远流长的舌尖文化,终于在这里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从更深层面理解了镇江醋的价值和文化的根源。

这个博物馆以“醋”为主题,展览包括“制作历史”“文物介绍”“入瓶加工”等。在博物馆参观中,我和其他同学一起窥探、追寻镇江醋的由来,参观各种主题展馆。餐巾纸上铺满了地理起源、文化描述,把镇江醋的文化史展示得淋漓尽致。文物展厅内的瓶子上,蕴藏了当时的历史脉络,外面的“酿醋历史”的展台则展示了镇江醋的制作流程。

九里小学

五(2)班 王博文

指导老师 邹琳燕 郝丹

一下车,我们就闻到醋的香味。在醋文化博物馆,讲解员老师介绍了醋的制作工艺流程。原来醋是由糯米发酵成酒,酒再经过21天的发酵才成醋,当然中间还有很多工序哦!在没有现代机器生产时,古人也太了不起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中国米芾书法公园。走进大门,我就被这里的环境吸引了。漫步在干净的公园小道上,闻着空气里弥漫着的泥土的芬芳,享受着林中的鸟语花香,可真开心。我们沿着长廊边走边欣赏两侧墙上的石碑刻书法。墙面上有米芾的画像,刻着米芾书法刻石碑廊记,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此处的历史和刻碑廊的内容。我心里想着:“哇,米芾可真厉害!以后我也要好好练字,写出漂亮的书法。”

九里小学

二(1)班 贺柏歌 王可馨

指导老师 易赛龙

走进醋文化博物馆大门,一组从恒顺中山西路老厂区搬迁过来的食醋主题雕塑矗立在广场东部,似乎在静静述说着镇江制醋人为镇江醋业繁荣而默默探索的奋斗历程。

在讲解员叔叔的细致讲解下,我认真听着那些关于醋的知识。我们还参观了几个展馆,了解了镇江的醋文化,以及看见了许多新的有关醋的产品,我觉得特别长见识。

走进中国米芾书法公园,只见天空碧蓝碧蓝,草地一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路边盛开着各色小花,红的、黄的、蓝的、紫的……好像一幅五彩缤纷的油画。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一个亭子,里面有米芾刻的字,可真漂亮!米芾是北宋的书画家,他个性独特喜好石头,遇石称“兄”,遇到喜欢的石头便会珍藏,遇到奇特的石头还会拜石。

九里小学

四(1)班 陈子恒 邓俊萱

指导老师 丁海波

早就听说醋文化博物馆是一个有特殊香味的博物馆,大概离厂房还有200米,我就已经闻到醇香的酸味,到景区后渐渐变成粮食香味和醋混杂在一起的味道。对于喜欢醋的我,真是一场嗅觉盛宴。

一进到醋文化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恒顺醋业的创始人,他经过艰苦创业,终于让镇江的醋打出名气,并且我们也知道了吃醋的来历原来是非常有趣的。

紧接着我们了解了醋的做法,有酒糟、醋缸等酿醋的工具和原料,通过一系列工序,最终酿成了醋。镇江醋是中国最古老的醋,它营养丰富,功能多样,来此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九里小学

六(2)班 曹忆可

指导老师 陈未

老师说:“我们吃的所有东西,都是用醋做的。”我很好奇,这是怎样的一场醋宴?吃的是醋炒饭和醋蛋,喝的是醋碧。醋炒饭,饭香中夹杂着醋香,滋味别具一格,不错,可以让妈妈做一做。醋碧呢,喝起来像雪碧又像醋,风味独特。最后我们还吃了一个醋味的冰淇淋,哈哈,果然吃的一切都与醋相关!

相传醋是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杜康发明了酒后,将酿酒技术传授给了黑塔。在酿酒的过程中,他觉得把酿酒后的酒糟扔掉很可惜,就存放起来浸泡于缸里。21天后,黑塔一开缸便闻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香气扑鼻而来,尝了一口发现味道酸甜兼备、十分美味,于是他将这种“调味浆”命名为醋。

九里小学

三(1)班 姜懿辰 王晋瑶

指导老师 蒋晓燕 杨叶

“小药师”感受中医文化魅力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