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谈必行 吴燕翎 文
朱臻 摄
仲夏傍晚,新北区孟河镇银河村村民马国华站在家门口,抬头望天。一大群白鹭从晚霞中翩跹归来,陆续落在10米外的一片树林里。
“‘大部队’有几千只,还没来。今天天气特别好,它们玩得开心,大概要晚归了。”马国华又等了一会,对记者说道:“白鹭实在太爱我们银河村了!”
派出无人机飞到空中一看,栖息在枝头的白鹭像小白花四处绽放,生态图景美不胜收。白鹭,被称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近几年,白鹭在银河村繁衍生息、四季不离。这份执着的“偏爱”,让村民们引以为豪,却也带来“美丽的烦恼”。
前有“食堂”后有“住房”,这份“偏爱”已有8年
在白鹭眼中,银河村应该是“天堂”。
银河村委副主任潘鸣敏介绍,这里东临长江小夹江、南临剩银河,3条主河道直通长江,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条沟塘,是孟河镇水系最为发达的村庄之一。靠水吃水,村里的特色水产养殖做得风生水起。生态养殖的螃蟹、青虾、鱼,是热销的当地特产,也成为白鹭的“心头好”。
随着小微水体的整治、村庄环境的提升,当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马国华所在的银河村北片五组,十几户居民守着一片高大茂密的树林,无疑是鸟类的福地。
2016年,村里第一次出现成群的白鹭时,大家都开心极了。“我到处跟人炫耀,说我们村里有‘仙鹤’,鸟语花香,漂亮得不得了。”马国华说。
前有“食堂”,后有“住房”,白鹭从只是夏秋来作客的“嘉宾”,变成四季常住的“新村民”,数量也从一两百只发展到如今的成千上万只。
声音、气味有点“上头”,处长了就开始生厌
村民与白鹭双向奔赴的“蜜月期”延续了好几年,如今,“远来嘉宾”的缺点渐渐藏不住了。
鸟儿数量多了,从天而降的粪便也多了,而且其腐蚀性很强。树木低处的枝叶上、门口的水泥地上,白花花的粪迹斑斑点点。到了梅雨季节,特别像现在的高温天气,气味着实有点“上头”。不是当地人,不知道优雅美丽的白鹭竟有着一副“摇滚烟嗓”,而且天不亮就爱仰脖高歌。
村民这下子有点傻眼。毕竟是大自然的精灵,要说伤害它,有点下不去手。他们试过用声音驱赶白鹭,“我们放过好多次鞭炮,很快就被它们识破了。白鹭过5分钟就会回来,太聪明了”。
白鹭还是捕食好手,对村民养殖的水产品从不嘴软。特别是在螃蟹脱壳期,养殖户承受着损失,很是心疼。
和谐共处新课题,请大家一起开“良方”
“白鹭这‘泼天的偏爱’,我们很乐意接住。但人与自然怎样和谐共处,是需要大家一起研究的新课题。”潘鸣敏说,了解到居民反映的情况后,村委也是反复讨论。养殖户在网上查找办法,采用了扎稻草人、插红旗等驱赶白鹭的方法,但效果都不持久。
归根结底,已经进入现代生产生活的人类,还是要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就会相互打扰。可是,让十几户村民因此搬家,怎么着也觉得不太现实。那么,能不能让白鹭换个地方住?
“这片林子的形成,至少有七八十年了。有些树是村民种的,有些是天生地长的。如果对这片树林进行修剪或者移除,鸟群就不会再来了。但这涉及对树林的定性,如果被认定为林地,那就不能随便动。”潘鸣敏说。
村委和村民想请见多识广的读者朋友一起出出主意,有没有一个两全齐美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