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翠娥 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做事拖拉、做作业磨蹭……开学了,一些家长又为孩子的拖延症而烦恼。造成孩子拖拉的原因有哪些,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改掉这一缺点?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的许小宇老师,为家长和孩子支招。
Q:有家长反映,孩子从小做什么都是慢吞吞的,您认为造成孩子拖拉的原因有哪些?
A: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孩子都存在拖拉磨蹭的行为,只不过程度上有轻重之分。“拖拉”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先天原因和后天原因。
先天原因
有些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阅读时漏字或跳行,自控能力差,拖拉,很多家长都会觉得是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实际上有可能是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即大脑无法有效地整合从不同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家长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孩子存在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及时带上孩子问诊就医,寻找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后天原因
从孩子自身角度来说,第一,身体素质低。长期缺乏营养或睡眠不足,必然会影响到生活、学习各方面,难以专注,久而久之会导致做事情磨磨蹭蹭。
第二,动力不足。对要求做的事情不感兴趣,即使内心深处抗拒,现实却难以拒绝,就用“拖拉”来逃避当前任务。
第三,习惯差。长期没有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学习习惯,无法合理规划任务。
第四,过于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过高,不善表达,容易在学习和作业上感到焦虑和压力,逐渐丧失自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从家长层面上来说,有些家长“包办”解决,让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有时会过于严厉或批评过多,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拖延。部分家长自身就做事拖拉,无法给孩子树立起一个好榜样。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战争”的家庭里,会严重缺少安全感,孩子的情绪通常很难稳定。
Q:孩子拖延,家庭教育上要避开哪些误区?
A:误区一:不定计划,随心所欲。没有给孩子固定好学习时间或者玩耍时间,导致任务无限制推迟。
误区二:大包大揽,代替完成。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包办太多会让他们觉得家人的帮忙是理所应当的。
误区三:过高期望,时时监督。过高的目标设定、无缝隙监视,会让孩子感到压力过大,从而产生逃避心理。
误区四:忽略习惯,技能缺失。良好的习惯似源头活水,只有树立好规则意识,掌握好基本技能,才能让孩子有效完成任务,同时父母榜样示范也非常重要。
误区五:情绪紊乱,专制独断。父母不能乱发脾气,一意孤行,有效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Q:为了帮助孩子改掉“拖延症”,家长应该怎么做?
A:第一,家长要定好规则,可以不定时奖励。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要有规则意识,吃饭要多久?运动要多长时间?看电视可以看多久等等。建立好明确规则,有助于多项事件的开展,同时也需要家长不定时进行奖励,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第二,适时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孩子在具备一定技能的基础上,我们要相信他,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只有经过反复磨炼,孩子才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高效方法。
第三,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高年级孩子存在逆反心理,会故意不做或者情绪化严重,作为家长要以包容的心态看待逆反,理性看待孩子的拖延行为,多沟通了解背后的原因,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自我效能感,更好地把控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以身示范,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如果家长本来做事就慢,做任何事都要等一会,那么孩子是会模仿的。性子慢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养成因素。孩子的言谈举止是有我们家长的影子的。所以我们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展现出正能量,营造出一个健康快乐、和谐美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更专注于做好一件事。